武大主页| 旧版入口

学校杰出青年

第十二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事迹材料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3-04-21      点击量: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军华

 王军华,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32岁被聘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电机与电力电子中心主任。

 王军华能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服务育人中尽心尽力,并在科研与教学中硕果累累。选择武大,因为我认同‘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与自由开放的科研氛围;选择电气,因为我敬仰前辈教师们为中国电力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学院领导的拳拳盛意。”他常说。

教书育人,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走在校园里,“80后”王军华常被认成是学生,而他却是实打实的一位教授。与学生年龄相仿,的确会带来一些压力,然而,王军华却觉得这样一来,与学生间不会有大的代沟,他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起实验,有时候还一起“疯”,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他的指导方式和个人性格等,效果远大于单纯的上课或者讲座。

 “在生活中我跟学生很随意,他们跟我也没什么拘束;但科研方面,如果工作做不好是很严厉的。”在他心目中,教育是发展人,是教学生学会创造,从而产生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约束、灌输和记住别人的思想,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

 2014年,在武汉大学第五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中,王军华脱颖而出,获评“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称号。正是凭借着高超的学术水平、卓越的团队领导能力和处处为学生着想的高尚师德,王军华在教书育人中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学院最年轻教授”珞珈青年学者“SCI达人”……耀眼光环下的王军华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人的印象既是严谨刻苦的理工科学者也是随和亲切的良师益友。在科研方面,王军华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委、民用航天、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解决了多个电力领域技术难题,在行业内取得了较高知名度。现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电源学会等5个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CI源期刊发表论文28篇,发表国际会议论文20余篇,受欧洲专业出版社邀请参编英文学术论著1部,申请美国专利2项、欧盟和加拿大专利各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授之以渔,爱玩爱笑的“90后”班导

 王军华非常注重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在2016年的比赛中更是获得2个全国一等奖、1个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一等奖的好成绩;王军华教授也获评两个大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奖。

 虽说他的科研任务重,管理工作忙,他对于本科生的教育也不放松,努力促进学校高素质人才培育。他主授的《电磁场》课程,获学生99.87的评教高分,他还积极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选修课程,主讲的《实用写作》课程也因为十分贴近本科学生的真实需求得到同学们的欢迎。他非常具有责任心和耐心,面对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的热情,他挤出时间帮助同学们改本子,作指导,2014年以来,先后为10个本科生团队做指导教师申请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2项获批国家级。

 为了完成竞赛任务,提高效率,王军华会根据项目的比赛方案和规则分阶段制定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包括基础训练、专业训练、综合训练、模拟比赛训练等,整个训练计划包含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

 同时,王军华会根据前一阶段的完成情况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为学生提出指导意见,保证学生完全掌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在2016年暑假参加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大赛的时候,王军华全程陪同,全程对项目细致指导,积极和同学们就项目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精心准备。

 同时,王军华在做好博士生导师的同时,还担任了本科2013级4班的班主任,王军华不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规划未来,把握大方向,还给学生带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谈到自己帅气的班主任老师,4班同学可是个个都有话说,年级综合排名第一的贾宇乔同学说道:“王军华带给我全新的思路,我一直在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王军华的指引真的照亮了我大学乃至更远的路。”

 提起王军华,黄静琦同学脸上笑开了花:“别看我们的王军华是高大上的‘博导’,他更是一位爱笑爱玩爱学生的‘80后’班主任哦!”

 班长李耿同学这样说道:每逢中秋佳节,王军华都会带着月饼来到学生寝室,和同学们边聊天边赏月,上了大学就离家远了,能有这么年轻有为的好老师跟我们一起过节,真的很幸福!”

 本科2013级辅导员王青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一件事:2013年11月13日,正准备出门打球的4班学生周子珂却怎么都站不起来了,没过一会儿竟然全身乏力脸色苍白,一米九一的大男孩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害怕极了,于是拨通了王军华教授的电话。王军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将周子珂送到医院急救并悉心陪护。从远方赶来的学生家长握着王军华的手说,“幸好有王老师在,不然都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真是太感谢您了!”

 求实创新,科技事业上的“特种兵”

 珞珈有凤常先声。2016年,王军华所带领团队的创新成果——“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终端”参加2016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和高交会创客展。“智能充电终端”项目从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个高新技术项目与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高交会“十大人气产品”的称号,并获得“优秀产品奖”。在揭晓仪式上,深圳市副市长陈彪在详细询问了产品的研发进程、性能指标、推广情况后,对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的代表作,我们实现了电动汽车充电像手机充电一样方便。一般充电桩慢充一般要5到7小时。这台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可以快速充电,120千瓦只要20分钟到半个小时,就能充足电,充电效率大于96%。”王军华这样称赞眼前的这个充电终端“特种兵”。

 王军华本身就是科技事业上的“特种兵”。2008年,在全额奖学金资助下,王军华赴香港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3月,王军华正式入职武汉大学,成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而那些曾经与国际顶尖学者学习和工作过的日子,也在那一刻成为背影,留下的是扎实的学术基础、开阔的视野和心胸。

 在创新的路上没有捷径,王军华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的继续朝着新能源和电力输变电智能化的方向前进着。“工作肯定是要延续下来,但是重心会有所改变。”王军华开始对自己的事业进行新的定位。“武汉大学偏向电力系统的研究,那么,我也会在研究领域内将应用向电力系统靠拢。”其实,这也是他对新能源和电力输变电智能化改造工程充分考虑后作出的选择。

 目前,王军华带领团队还在基于共振磁耦合的无线输电技术领域获得创新成果。课题组目前研制出的无线输电样机,近距离方面可实现300mm传输距离,最大接收功率可达300kW,效率大于92%;中距离方面可实现3米距离点亮9瓦灯泡,效率在20%左右。在无线输电系统应用方面,已研制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等多种无线充电产品,均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

 对认定的目标锲而不舍,或许,这是他潜意识中的坚持。对于未来,他总是自信的。


王金龙

 王金龙,男,197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6月毕业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绘学院,2003年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出版社理工分社社长,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监事,武汉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第十九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出版社编辑部党支部副书记,副编审。

 王金龙同志爱岗敬业,多年来一直在编辑这个被称作“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着青春、智慧和汗水,成绩斐然,为促进学校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优秀文化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事迹如下:

 一、十年磨剑,打造精品教材

 武汉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科世界一流,涵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但是在十多年前,武汉大学出版社在该领域出版的教材和学术著作,其品种、数量、规模、影响和地位与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的优势不相匹配。测绘类大部分经典的教材与著作都是在北京的一些出版社出版。王金龙同志留校参加工作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握行业发展契机,依托学科及人才优势,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经过10余年的奋斗,成功地塑造了武汉大学出版社测绘类图书品牌。他组织策划的《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系列教材》、《高等学校摄影测量与遥感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系列教材》,在出版质量、品种、规模、声誉和市场占有率等各个方面均在全国同类图书中名列前茅,奠定了武汉大学出版社在全国测绘类教材出版领域的优势地位,使武汉大学出版社成为我国测绘类教材最为重要的出版基地。

 同时,他非常注意产品的延伸与拓展,积极开展行业合作,不断拓宽业务发展空间。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合作,出版了《测绘管理干部培训教材》;与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规划出版了《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与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规划出版了《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海洋测绘丛书》、《地球空间信息学前沿丛书》等一批经典学术著作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及湖北省“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他还同步推出了系列研究生教材和测绘学术著作,进而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材体系,较好地实现了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发展,密切关注新兴学科专业,新近打造的《普通高等学校地理国情监测专业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导航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已在规划出版过程中。

 目前,武汉大学出版社的测绘类图书已经成为市场公认的品牌产品,被国内开设有测绘专业的大部分院校所选用。一批精品图书如《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陶本藻等)、《数字地形测量学》(潘正风等)、《工程测量学》(张正禄等)、《摄影测量学》(张剑清等)、《数字摄影测量学》(张祖勋等)、《遥感原理方法与应用》(孙家抦等)等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为学校和出版社赢得了荣誉,为我国测绘学科及测绘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辛勤耕耘,晋身业界翘楚

 十八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在学校和出版社的培养下,王金龙同志始终坚持踏实做事、尽职尽责的工作理念,努力开拓出版市场,集思广益策划选题,与分社的同仁精诚合作,认真完成出版社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成为单位的核心业务骨干。年创利润连续多年名列前茅。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2、2014、2015、2016年度均被单位授予“年度特别贡献奖”,年终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

 他关心同事,精诚团结,合作务实,带出了一只精干的编辑队伍。他领导的理工分社在出版社七个分社中成绩突出,年发货码洋和回款占出版社全部业务的三分之一,理工分社也因此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图书的编校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作为一名分社社长,王金龙同志不仅策划能力强,还具有扎实的文字基本功。由于涉猎广泛,他的知识面很宽,因此,他担任责任编辑的图书编校质量都很好,在业内的多个评奖活动中获奖。如:《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工程测量学》荣获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测绘教材一等奖;《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三版》荣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一等奖;《大地测量学基础》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一等奖,等等。

 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工作强度又大,王金龙同志三十出头时就患上了较严重的颈椎病,但这从没有影响他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分社社长既要做业务工作又要做管理工作,背负着公司下达的生产指标,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大。尤其是近几年,在出版市场不景气、业绩整体下滑的大形势下,完成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相当于逆水行舟,不能有丝毫懈怠。王金龙同志发扬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的优良传统,克服各种外部影响,带领分社成员一道,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大胆创新,务实求进,圆满完成了公司给分社下达的利润指标和回款指标,为单位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也赢得了荣誉。

 三、甘为人梯,奉献无悔青春

 王金龙同志非常关心并积极投身于学校和出版社的改革和发展。作为教代会代表,他关注社情民意,广泛搜集提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献言献策,他的多个提案被学校相关部门采纳。

 作为出版社成长起来的青年骨干,他敢于站出来“挑担子”。2014年3月,他通过社内竞争上岗担任了理工分社社长职务。理工分社涉及的学科面广,工作要求高,编辑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王金龙同志尽心尽力地指导和帮助同事,一方面和他们交心谈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在业务上认真对新编辑给以指导。策划选题之余认真复审书稿,并逐一指出书稿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帮助新编辑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十几年来积累的经验和盘托出供新编辑学习借鉴,使他们尽量少走弯路。他还根据每个编辑的特点和专业背景帮助他们在选题策划方面寻找合适的领域,并传授组稿和谈判的技巧,带着大家走访学校和院系,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座谈。他经常将选题策划前期的“铺路搭桥”工作做好之后,再交给其他编辑具体落实,培养他们尽快成长为既能策划,又能审稿的优秀编辑。在他的努力下,理工分社成为社里一支优秀的团队,先后圆满完成了出版社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

 作为一名党员,王金龙同志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工作中讲原则讲方法,深得群众信赖和好评。在公司组织的一些评优活动中,他为了把机会留给其他年轻编辑,主动放弃评优机会;在主持分社年终分配时,当分社内个别编辑因各种原因工作量不足、收入下降时,为了鼓励其来年能够有所突破有所提高,王金龙同志就主动从自己应得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补贴他人,甘愿为他人“搭桥铺路”。

 王金龙同志还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学校工会和出版社组织的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等活动,热心帮助他人,不计任何回报。在担任工会委员期间,积极组织各项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工作氛围。

 由于群众基础良好,为人诚实守信,王金龙同志被推选为武汉大学第七届、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第十八次、十九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


王密

 王密,男,1974年7月生,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室主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定标与验证工作组副主席,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年入选湖北省首批高端人才并获得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2015年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

 候选人长期从事国产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无控制几何定位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高分专项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测绘科技计划以及国防重大研究项目等20余项,经过十五年的研究和攻关,通过“以软补硬”,在国产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无控制几何定位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利用全球多个高精度几何定标和检验场,通过长期跟踪分析我国数十颗光学遥感卫星的数万景影像数据,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国产光学卫星成像的几何误差源、时空特性、传播机理,建立了完备的几何定位误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体系,突破了全球高精度无控制区域网几何定位的关键技术,研制了三代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地面处理系统,推动了国产光学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几何定位从稀少控制到全球无控制的重大技术跨越。相关成果在全球测图工程、国防0429重大工程以及40余颗光学遥感卫星(军用25颗、民用10颗、商用5颗、出口4颗)处理系统中获得成功应用,产生了重大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近五年来,研究成果获国家创新团队奖(综合排名第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金奖1项(均排名第一),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发表SCI论文21篇,EI论文44篇,与李德仁院士联合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主要事迹如下:

 (1)在理论创新方面,创新性地采用天、星、地一体化几何定位误差全链路仿真与基于微分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对天观测的恒星影像、地面高精度几何定标与检验场,长期跟踪分析我国数十颗光学遥感卫星的数万景影像数据,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国产光学卫星成像的几何误差源、时空特性、传播机理,构建了严密的几何定位模型,建立了完备的国产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几何定位误差分析的方法体系;在时变系统误差的标定处理方面,提出了基于CCD 成像综合探元指向角的在轨几何定标模型和基于定标场密集自然地物控制点的高精度在轨几何定标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由于误差参数强相关而难以精确标定的难题。该项工作为国产光学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无控制几何定位的误差科学处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2)在技术创新方面,针对多种不同成像体制的国产光学遥感卫星高精度传感器校正问题,提出了通用的虚拟稳态重成像的传感器校正方法,突破了国产卫星光学拼接、视场拼接、多相机拼接、全色多光谱五谱合一等多种复杂成像体制的通用传感器校正关键技术,使国产光学卫星遥感影像产品的相对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传感器校正生成的标准景影像产品为平差单元,提出了基于局部连接关系的超大规模无控制区域网构建策略和多级粗差的稳健剔除方法,攻克了复杂交会条件下超大规模高精度无控制区域网平差定位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国产光学卫星遥感影像支撑全球测图和国防0429 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3)在系统创新方面,申请人十五年来牵头研制了我国三代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地面处理系统。第一代系统取代了早期加拿大MDA公司进口资源二号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填补了空白;第二代系统将国产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地面处理从单星单系统发展为多星一体化综合影像处理系统;第三代系统针对卫星遥感影像军事应急和在轨实时处理系统研制的重大需求,发明了高性能多层次高效处理架构和负载分配比的CPU/GPU协同处理模型,将国产光学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处理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分钟以内,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军用、民用和商用40余颗卫星影像处理并实现了军事出口。

 (4)在人才培养方面,候选人与李德仁院士联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潘俊的博士论文攻克了我军遥感8号超大视场多片TDICCD 非共线延时成像的完整视场拼接国际难题,其论文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潘俊博士留校任教后,201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2 年入选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已经成长为武汉大学国防研究团队的中坚力量。

 候选人指导的博士生朱映,在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平台震颤方面取得了开创新创新研究工作,她的论文获得2013年第二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青年创新基金论文奖,是武汉大学首个获此荣誉的代表,并获得青年创新基金资助金额10万元资助,成为优秀博士生成长的典型代表。

 候选人指导的博士生田原, 2016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办的第一届“空间信息网络”主题学术论坛,发表论文“星地协同的光学卫星在轨实时几何定位方法研究”,获评会议优秀论文并荣获自然基金委颁发证书。


王慧

 王慧,女,1977年11月出生,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中共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荣获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日地系统科学BASU早期科研生涯奖,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荣誉奖励会员称号(三年度),第二届空间天气中青年奖,武汉大学五四青年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与数值建模”学术骨干(排名第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电离层离子上行与大磁暴环电流O+离子来源途径”的学术骨干(排名第二)。

 一、志存高远,勇于担当

 王慧教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工作中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开展政治学习;为人正直、诚信,具有较强的正义感和事业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严格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事事处处都体现着党员的先进性。王慧教授曾是武汉大学五四青年奖和武汉大学优秀女教职工奖获得者。王慧教授多次受邀在学院青年教师论坛做大会报告,积极和青年教师分享自己的科研体会和国际合作交流经验,在青年教师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为了推动学院发展,王慧教授积极引荐学院青年教师赴其博士和博后求学所在国际知名学府访问交流。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王慧教授爱岗敬业,热心教学。她承担本科生国家精品课程《电磁场理论》和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磁层物理》。王慧教授对教学非常认真和执着,耐心备课,反复琢磨,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她的授课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极富有启发性。她将物理概念交待得清楚易懂,物理过程分析得透彻清晰,公式推导简明扼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曾在2015年被评为学院十佳优秀教师。为了提高校园教学水平,王慧教授积极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倾心打造《电磁场与电磁波》慕课课程,在她的辛勤付出下,该课程在智慧树平台网站顺利上线。王慧教授积极担任2015级、2016级本科生学术导师和科研指导老师,力求让本科新生尽快熟悉大学和科研环境,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王慧教授十分重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科研水平的培养。她曾多次邀请海外知名学府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德国地学研究中心的教授来武汉大学做学术讲座以及课堂授课,并积极推荐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在王慧教授的悉心培育下,学生中人才辈出:2012年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杨冰发表的学术论文获“极地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奖”,并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继续博士学习;王慧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黄涛、万欣、张科灯分别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及王慧课题组资助赴美国和德国联合培养博士;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还曾荣获武汉大学国家奖学金;张科灯博士在地学顶尖学术SCI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发表学术论文。

 三、博学多才,业务精湛

 王慧教授在学术上勤于钻研,功底深厚,科研成绩突出。近年来主要从事极区电离层、热层与磁层耦合方面的研究,包括高纬电流系(场向电流和电离层水平电流系)及其对磁暴和亚暴的响应、亚暴触发机制、亚暴对亚极光区极化流的影响、亚极光区电离层热层参数经度差异分布机制、磁层-电离层-热层三维模拟等具有挑战性的国际前沿课题。她在地球物理学国际著名SCI期刊上如J. Geophys. Res.和Ann. Geophys.上发表论文共计36篇(其中第一作者32篇),被国际同行在JGR、GRL、SSR、AG上他引200余次,其中一篇GRL(2007)文章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空间天气期刊评为亮点工作。

 王慧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与德国地学研究中心CHAMP组及美国密西根大学空间环境研究中心(CSEM)等国外相关研究机构保持有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同时她还担任EGU Outstanding student poster评审专家,第38届COSPAR大会亚暴专题小组会议主持人(德国不莱梅),欧洲国际赤道高空大气研讨会(ISEA-2015)分会共同负责人。她参加AGU、IAGA、IUGG、WPGM、AOGS并做大会特邀报告8次,为JGR、AG等国际顶尖和著名学术刊物审稿人。

 王慧教授的科研成果突出,她在国外本领域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标志性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磁层亚暴触发机制的理论研究

 亚暴是最基本的全球扰动形式和磁层-电离层空间最重要的能量传输与转化过程,可导致同步轨道和极轨卫星充电,引发航天器故障,造成通信中断,影响导航与定位精度。可以说磁层亚暴是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的一个中心话题。由于亚暴起始的突发性和短暂性,以及亚暴触发的磁层区域卫星观测数量少,所以数十年来,其发生机制与模式还有很多争论的问题、相互矛盾的观点,亚暴机理与模型是当前国际上最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王慧教授利用大量IMAGE卫星极光观测数据揭示电离层电导率在亚暴触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发现电离层电导率是导致亚暴全球非共轭发生的重要因素,揭示Harang间断处西行浪涌的重要特征,这些成果对深入认识亚暴的形成过程、揭开亚暴触发之谜具有关键性的重要意义, 并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被后续研究所证实并被作为主要理论依据。王慧教授在地学顶尖国际期刊如GRL、JGR、AG发表亚暴相关论文7篇,并参加国际会议IUGG、IAGA、WPGM等就相关内容做多次大会特邀报告。其中GRL(2007)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空间天气期刊评为亮点工作(Editors Highlight),Ann. Geophys.的主编Prof. Ioannis A. Daglis致信作者称赞该工作很有意义。

  2、亚极光区电极化流的形成机制

  地球内磁层与人类的生活、航空和国防事业密切相关,该区域会对卫星仪器和人类造成辐射影响,在空间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可能引起卫星的遥控、通讯、导航和地面供电网的中断,因此预测或提供内磁层中等离子体能量的变化是空间天气预报中的关键部分,为了增强人们对地球空间环境的模式化和预测能力,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解内磁层的结构以及它对空间环境的影响。亚极光区电极化流是内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过程中有趣而重要的现象之一,在内磁层电子和离子注入和加速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王慧教授重点研究了亚极光区电极化流的形成机制这一国际前沿热点问题,为亚极光区电极化流的磁层源区电流源特征提供观测和理论判据,证实亚暴脉冲电场能独立有效驱动亚极光区电极化流,并首次提出亚极光区电极化流对热层风和大气密度有重要影响并提供观测依据。评审专家认为王慧教授的研究结果是电离层磁层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发现,对于深入理解电离层-热层动力学参数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可为空间建模和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预报精度的提高,对卫星定轨、航天活动、通讯导航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王慧教授在地学顶尖国际期刊如JGR、AG等发表系列论文9篇,被引次数超过80次,并受邀参加国际会议IAGA-2011和AGU-2011并就相关内容做多次大会特邀报告。

 3、场向电流对太阳风行星际磁场、磁暴和亚暴的响应

 极区高空场向电流是磁层与电离层之间关键的电动耦合过程,是空间电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卫星观测证实了场向电流的存在以来,这一现象在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研究中一直很受重视。场向电流涉及日地空间耦合链的多种重要物理过程,与磁重联、大尺度等离子体对流、能量粒子的沿场加速与输运、极光活动等有密切关系,作为地球空间电流系的组成部分,与多种大尺度电流如越磁尾电流、磁层环电流、极光电激流、以及亚暴楔电流等相互影响和制约,是空间天气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王慧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揭示电离层电导率对南半球场向电流强度和位置的强烈控制特性,为电离层-磁层建模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得到国际同行的公认,单篇引用60余次,不少论文5-7处引用王慧教授的结果,强调她们的工作作为CHAMP卫星数据统计学研究场向电流的代表作,而且多次引用她们的结论作为工作动机和依据,表明结果在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自20世纪60年代卫星观测证实了场向电流的存在以来,科学家们已经公布发现了四种类型的场向电流。我们首次发现新型场向电流元,与径向行星际磁场分量(Bx)相关。王慧教授指出径向行星际磁场条件下磁重联过程能有效向地球空间传输能量,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理念:径向行星际磁场时磁层-电离层-热层应处于平静状态,这些结果对于深入理解磁层能量向电离层和热层输入过程非常有帮助,为场向电流的研究提供了新主题。在地学顶尖国际期刊如JGR、AG发表系列论文6篇,以上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超过一百余次,表明她们的工作很受国际同行关注和重视,相关工作在第四届SWARM会议上做特邀报告。

 四、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王慧教授于2011年荣获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日地系统科学BASU早期科研生涯奖,她是我国第三位获此殊荣的青年科学家;三次荣获欧洲地球物理学会奖励会员称号,以表彰她在欧洲地球学会杂志发表论文和在学会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1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12年同时获批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聘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王慧教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与数值建模”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电离层离子上行与大磁暴环电流O+离子来源途径”的骨干成员。王慧教授在巨大的成果面前却十分谦逊,她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充实自我,她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科研的路途上她还要做的更多。


付磊

 付磊,男,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自2012年到武大工作以来,在二维材料的可控制备领域做出了非常有特色且系统的研究工作,创新性地提出了液态金属剂策略,深入研究了其上二维材料独特的生长行为,成功解决了二维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一些瓶颈性问题。

 付磊教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多个面上项目,参与了多个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Adv. Mater.、J. Am. Chem. Soc.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被广泛引用,申请中国/美国发明专利15项。翻译国内首部石墨烯学术专著(《石墨烯:基础及新兴应用》,科学出版社,2015)。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现任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展现出深厚的研究背景、扎实的知识功底、良好的独立科研及创新能力、优良的学术道德。

 付磊教授还非常注重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承担一门全校通识课“生活中的化学”的教学工作,深受本科生的喜爱;每年均承担多门研究生必修课的教学工作;连年被评为“优秀班级导师”、“我最喜欢的教师”;2015年被评为第14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2016年被科学人网评为全国十大“全能导师”。

 独特的结构特征赋予二维材料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丰富的科学内涵,这使得其在众多领域(特别是电子器件、光电器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二维材料的可控制备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性问题,这也是其迈向实际应用的瓶颈所在。付磊教授发展的自限制生长体系,解决了二维材料制备过程中层数不均的问题;建立了伴生生长新方法,实现了二维材料全堆垛异质结的构建;发现了二维材料的自组织生长行为,获得了超有序阵列结构,为二维材料在集成器件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学术创新点和意义归纳如下:

 1)设计液态金属生长基底,调控前驱体吸附、析出过程,实现了二维材料的自限制生长,解决了其层数难以精确控制的难题

 二维材料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即使单原子的变化都会导致其性质发生显著改变。通常用于石墨烯生长的催化剂均为固态金属,得到的石墨烯由于受到固态催化剂表面不均匀性影响,晶界较多,质量不高,极大地影响了石墨烯的进一步大规模应用。付磊教授采用液态金属催化剂,利用液态金属的良好流动性及均匀性等特点消除了所得石墨烯的晶界,在液态表面上生长出均匀、高质量石墨烯,此种方法廉价、经济,所制备的石墨烯均匀性好,质量高(Sci. Rep. 2013, 3, 2670;Chem. Mater. 2014, 26, 3637;Chem. Mater. 2015, 27, 8230;专利申请号:201510167967.3)。德国莱布尼兹研究所的Mark Rümmeli教授在综述碳纳米材料领域内重要进展时,用一整段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这一工作,并评价为“液态Cu在生长单层单晶石墨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筑波大学的Jun-ichi Fujita教授评价:“液态Ga上实现了高质量石墨烯的生长且层数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材料学权威杂志Adv. Mater.对液态金属CVD法进行了评论,评价为“液态金属催化剂的使用打开了石墨烯单晶合成的一扇新窗”和“在液态基底上,石墨烯成核和生长的可控性较之固态基底上的令人惊讶的好”。

  2)提出液态金属溶剂法构筑异质结策略,利用液态体相空位提供高效传质路径,直接构筑界面洁净的二维材料异质结,提供了一种调控带隙的有效方法

 将不同的二维材料堆垛构筑成范德华异质结,其间的层间量子耦合效应能够改变材料中电子–电子或电子–空穴相互作用,丰富多体束缚准粒子行为,从而产生新颖的物理特性,调制器件的电学及光学性能。如何高效地获得界面洁净的二维材料异质结对其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付磊教授提出了液态金属溶剂法,利用液态金属体相大量空位均匀地容纳前驱体,并为其提供高效的传质路径,借助不同二维材料间的范德华耦合作用,直接生长出界面超洁净的二维材料异质结(ACS Nano 2016, 10, 2063;Nature Commun. 2016, 7, 13911)。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hih-Kang Shih教授在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上发表论文时引用了该工作,并评价为“这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可量产的制备二维材料异质结的方法”。这种方法制得的异质结无界面污染和反应物残留,极其接近理想异质结的本征性质。

  3)利用液态金属表面的流变性,调控单晶的自组织生长行为,获得了二维材料单晶的阵列结构,提供了一种晶畴控制的有效方法

  若要将二维材料应用于集成器件领域,我们需要发展一种可靠且高效的二维材料单晶的自组织排列技术,但遗憾的是这一重要研究领域尚属空白,其中主要的挑战在于如何调控二维材料单体间的相互作用。付磊教授利用液态金属表面的可流变性,在气流调控下,实现了石墨烯单晶在液态表面的自组织,获得了二维材料单晶的超有序结构(J. Am. Chem. Soc. 2016, 138, 7812)。通过改变气流的大小,石墨烯单晶的超有序结构的周期性还可以被精确调控。北京大学的刘忠范院士评价该工作:“打开了高质量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在二维尺度上自组装的大门,这对二维材料在未来集成器件中的应用将带来极大的突破”。


刘畅

 刘畅,男,198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参加工作,历任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他热爱医疗工作,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潜心钻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目前是科室业务骨干,精通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抗感染治疗。在重症医学科这个极具压力与挑战的特殊岗位上,他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业务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医疗任务。他的努力勤勉工作得到了医院领导、同事、患者及家属的充分肯定,多次收到患者及家属的感谢信和锦旗,先后获得医院“优秀医疗质量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7年即将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外,刘畅老师先后担任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症医学概论》、《急诊医学》、《外科学总论》等课程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同时承担重症医学专业进修医师、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每年带教进修医师3-5名,住院医师6-8名,实习医师8-10名,并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教学、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的结合,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培养过程,提高培养质量,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和持续改进,他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生和老师的充分肯定。基于刘畅老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他先后代表学院和大学参加各级教学竞赛,获得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武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等荣誉,展现了武汉大学青年教师的风采。

 在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同时,刘畅老师积极参与学院与大学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工作。多次组织和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将自己的成长经验与心得体会和大家进行分享,与青年教师同道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除此之外,他也积极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2010年,在重症医学专业首席专家李建国教授的指导下,他承担了重症医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的申报工作。为了设置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他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在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色和优势,最后制订出一份完善的重症医学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该方案获得了来自全国十所高等院校的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帮助我校重症医学专业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2016年,他又承担了《重症医学概论》本科生教学课程大纲和教学设计的开发和制订工作,该工作的完成使得我校重症医学专业具备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的实力和影响力。

 刘畅同志除了是一名优秀的医生和教师,还是一名勤奋的科研工作者,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2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业书籍6本,承担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湖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青年医师科研论文大赛一等奖、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优秀论文大赛一等奖和美国重症医学学会(SCCM)“Star Research Achievement Award”等奖励。他积极参与重症医学专业的学术活动,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技能培训导师、湖北省重症医学学会青年讲师,湖北省微循环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多次应邀在全省和全国的专业学术活动中进行学术交流和报告。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刘畅同志时刻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努力践行党员的职责与使命,2016年,他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克服家庭困难,参加“万名医师下基层”行动,主动要求到国家级贫困县——大悟县进行一年对口帮扶工作。在基层医院,他积极认真进行医疗技术的传、帮、带,尽心尽力为当地患者解除疾苦,视工作和职责为生命,为抢救一名当地患者,他甚至连妻子生产时都没有陪在妻子身边,而是在大悟守护着患者直至患者病情转危为安。他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和优秀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当地医院和患者的高度评价。


李红良

 李红良,男,1974年9月出生,理学博士,江西赣州人。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06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ABSL-III主任、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

 一、锐意进取,行政管理更加完善

 在管理工作中,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及“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要求,科学谋划、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特别是在高起点高级别高水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完善等方面稳步推进。首先,改善基础条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这将是教学、科研工作的根本保证。其次,根据自身特色和发展需要,引进符合本单位发展需要的科研人才,壮大教学及科研队伍,为高水平平台建设提供支撑,增强本单位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引领力。最后,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完善相关制度、办法,提高认识,确保完善健全体制机制工作落到实处,在行政方面,形成了综合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及固定资产管理、后勤及保卫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等;在实验室方面,制定完善非感染动物设施管理、感染动物设施管理等。

 二、钻坚研微,科研成绩硕果累累

 五年来,李红良教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积极进行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和基因敲除与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研发。李红良教授创建了湖北省模式动物研究中心及武汉大学模式动物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系统而完善的转基因技术和基因敲除技术平台。在我国系统建立并完善了大小鼠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标准化系统,并在国内首先开展基因敲除大鼠模型的研发工作。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基因工程小鼠1000多个品系,自主研发基因敲除大鼠350多个品系,为我国500多个研究单位提供了模式动物的资源,这些资源对我国生物医学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基础研究方面,一直从事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工作,过去十余年来,应用大量的临床标本,结合基因敲除、转基因动物模型,深入系统的探讨了天然免疫的网络通路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天然免疫信号重构概念,并发现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过程中会发生信号重构,提出的新理论改变了国际同行学者对天然免疫网络调控作用的认识,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研究为揭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靶点。

 已发表国际重要杂志论文130篇,其中发表于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国际著名杂志26篇;包括发表在Nat Med., PNAS, Circulation, Hepatology,J Hepatol, Nat Commun., Cell Death Differ, Cell Res, Circ Res, Diabetes, Cardiovasc Res, Hypertension等国际知名杂志;SCI总引用次数近4000次,并连续3年入选2014、2015、2016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医学)。以第一作者参与著书一册,以第一申请人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24项,获得授权专利43项。其研究成果也受到了国内外多家媒体杂志的报道,如:科技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BIOWORLD ASIA等。

  三、教学育人,学子心中的指路明灯

 李红良教授在培养学生方面不仅重视科研思维的传授与培养,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培养,真正从根本上关心学生的成长,是李红良教授一如既往的坚持和付出,他留给学生的印象,永远都是勤奋且充满正能量的,每天早上在实验室或者办公室经常是第一个到。他经常说道:“想做学问先学会做人,还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要知道我们取得的成绩跟家人的支持、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国家的培养都是分不开的。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远大理想的人才”。

 “老师,好比我人生途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在迷茫艰辛的求学之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在博士生邓克穷心中,李红良教授是他前行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是李老师的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与激情,让我拥有了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决心与动力。”在博士生邓克穷看来,李红良教授指引着他在迷茫艰辛的求学之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人才培养,是所有工作的核心,在任何时候都是头等大事。正因为如此,李红良教授对学生一向严格要求,也正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才使得学生们能够从最开始的茫然无措,逐步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李红良教授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因为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他经常鞭策自己,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团队的共同奋斗,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李佃来

 李佃来,男,1973年4月生,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等职。

 一、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李佃来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尤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领域,取得了许多原创性和突破性的学术成果,成为国内这个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已在人民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先后出版《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论与现实》、《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废黜自我: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及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等个人专著、译著及合著1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被各大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广泛转载和摘编,学术观点被他人大量引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先后获得中宣部、教育部、湖北省等颁发的各级各类奖励10多项,其中,《马克思政治哲学综合研究》获得湖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学术研究项目10多项。作为学术带头人,于2010年初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团队”,并于当年入选武汉大学第一批“70后”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因成绩突出,在学校建设周期结束的考核评估中,本学术团队荣获“优秀团队”称号,得到考核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度)、湖北省“七个一百”宣传文化人才(2015年度)、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2012年度)等各类人才。

 当选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入选2016年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

 已取得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如下(选10项):

 1.《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三重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4.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政治哲学向度,《哲学研究》2015年第10期;

 5.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开显,《哲学研究》2012年第10期;

 6.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两种逻辑,《哲学研究》2010年第12期;

 7.卢森堡的民主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回应:一种政治哲学的考量,《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

 8.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探讨,《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9.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正义观的三个转向,《新华文摘》2016年第4期;

 10.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兼容的三重辩护,《新华文摘》2014年第3期。

 获奖情况如下:

 1.马克思政治哲学综合研究,湖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湖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创新研究,湖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中宣部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合作);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参与);

 6.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武汉市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7.《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论与现实》,武汉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投身教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李佃来教授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倡导科研与教学互不分家的基本理念,认为哲学研究的最终旨趣之一,在于哲学的教育和人格的养成,由此把哲学教育的自觉,看作是哲学研究者最不可或缺的自我意识。

 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去,使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前沿知识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学生陈述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除课堂教学外,李佃来教授也十分注重通过指导毕业实习、指导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以丰富人才培养的模式。

 作为哲学学院分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李佃来教授不仅自己积极申报、承担教研项目,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也积极推动学院乃至学校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提出遵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哲学的特点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总思路;二是积极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按照“3+2+4”的模式,制定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方案;三是作为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组组长,负责起草了《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的指导意见》,在顶层设计上对学校通识教育改革进行了全方面思考,尤其是提出了以通识教育思维来推进专业教育的理念。这些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得到师生们的广泛好评。

 无论在本科教学上还是在研究生教学上,李佃来教授的教学效果都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评价。在本科网上匿名评教系统中,每门课程都在98分以上,并且学生们这样评价:“重点突出”、“李老师讲课积极投入,常引导我们积极思考问题,启发性很强!”、“很好!”等等。研究生课堂的讲授也引起了学生们的学术共鸣,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学术兴趣。


吴丹

 吴丹,1978年生,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图书馆学系系主任。2008年进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任教,2010年入选武汉大学首届“珞珈青年学者”,2011年入选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5年入选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2016年担任武汉大学“人机交互与协作”创新团队负责人,2017年入选“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

 作为青年教师的代表,吴丹同志在科研工作中成果丰硕,在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中具有良好的师德,为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青年教师中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一、瞄准国际水平,科研成果丰硕

 吴丹同志在本科阶段获得了信息学和计算机双学位,硕士为计算机专业,从北京大学情报学专业博士毕业后被引进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工作至今。管理学、工学、理学的跨学科教育背景,造就了她宽广、丰富的学科知识体系,以及交叉学科的研究思维。由于武汉大学的图书情报专业已经是国内排名第一,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学科,因此“紧跟国际前沿,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术储备,创造出在国际上具有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是吴丹同志从事科研工作的目标,而这也促使她不追求文章数量,能够不断产生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吴丹同志针对学科领域中的重要难题、问题展开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她主要从事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聚焦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和用户网络信息搜索行为两个方向,分别从技术层面解决跨越语言障碍无缝获取信息的问题,以及从用户层面解决人与检索系统的交互问题,都是学科前沿。

 吴丹同志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和广泛的国际合作基础。她担任国际学术期刊The Electronic Library (SSCI)编委并在2017年获其最佳审稿人称号;担任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I)编委、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编委;担任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美国图书情报学会ASIS&T、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CALA专业会员;担任7个SSCI/SCI源刊,以及多个国际会议同行评议专家;曾担任全球顶级信息学院联盟年会iConference信息检索分会场主席、信息行为分会场主席、中文分论坛主席,以及国际会议COINFO大数据与情报工程分会场主席。2012年受国际SSCI期刊The Electronic Library主编邀请,她和美国匹兹堡大学何大庆教授组织了一期有关数字图书馆中的多语言问题的专题,受到来自美国、欧洲、我国台湾地区等同行的共同关注;2010年她与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的陈江萍教授共同申请到了美国图书馆、博物馆研究项目IMLS;她在2010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武汉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国际合作中,她产生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

 吴丹同志在国内外本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等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被SSCI/SCI 检索的国际期刊论文21篇,CCF A类国际会议论文2 篇,5 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SSCI 和CSSCI期刊组织系列论文4 组。英文论文在Web of Science中被引37次,在Google Scholar中被引350 次;中文论文在CSSCI中被引94 次,在CNKI中被引641次。此外,吴丹同志在科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出版专著7部。自主研发了3个信息检索系统,获得2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吴丹同志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共计25项,其中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 项、国家万人计划项目1 项、国家科技出版基金1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 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 项。

 吴丹同志还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科发展动态,提高了自身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更提升了信息管理学院在国际同行中的知名度。吴丹同志工作以来,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做主旨发言或主题报告。2016年在信息获取与知识服务国际会议做大会主旨发言(keynote);多次在信息检索顶级国际会议SIGIR、信息管理顶级国际会议CIKM、协同计算机工作国际会议CSCW、国际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议JCDL、信息学院联盟年会iConference等本领域知名国际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吴丹同志的科研成果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2013年作为欧美地区外首位学者在国际会议iConference上获得优秀论文奖,2017年又再度在iConference上获得优秀论文奖;2015年获国际会议COINFO优秀论文奖;2008年在国际会议NLP-KE上获最佳论文奖。

 入校工作以来,吴丹同志的研究成果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十分令人瞩目,她也因此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获得了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珞珈青年学者”,“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优秀教师”等各类人才称号,被遴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图书馆学科信息检索分支副主编。其撰写的专著和论文获得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二、面向国际一流,推动学科建设

 自进入图书馆学系担任教师以来,吴丹同志就把推动图书馆学学科的发展视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武汉大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在2007年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前三次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全国第一,既要保持本专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又要面向国际一流学科建设。2014年吴丹同志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制定了信息管理学院“2014-2020”学科发展规划,确定以国际一流学科作为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吴丹同志利用自己对国际本学科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大量数据分析,帮助学院确定了学科标杆——美国华盛顿大学,并与标杆学校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制定出了一系列发展对策。2016年教育部开展了第四轮学科评估,图书馆学作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关键性作用,吴丹同志配合学院完成了丰富的学科评估材料的收集、整理与撰写。

 在担任图书馆学系副系主任、系主任期间,为了适应图书馆行业正在经历的数字化转型新趋势,突破学科教育日益与行业发展脱节的困境,吴丹同志积极推动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改革。通过大量的调研,撰写详实的支撑材料,积极争取,最终使图书馆学专业在2009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武汉大学学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2014年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并在这几年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于2012年开设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完善了图书馆学专业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吴丹同志利用自己在科研上的国际平台,积极推动本学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国际合作研究院成立之初,就邀请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院长Ron Larson担任研究员,并促成了武汉大学与匹兹堡大学3+2联合培养项目的签署与落实,至今已有10多位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该项目到美国留学。吴丹同志还积极组织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邀请一些国外大学知名学者来做报告,也成功推荐了20多位学生到欧美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交流、联合培养。2009年学院加入国际顶级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并成为其核心小组成员iCaucus。2010年吴丹同志作为学院代表第一次参加了该联盟年会iConference,并于之后多次代表学院参加该会议。今年3月,iConference成功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召开,吴丹同志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该会议的申办、策划与筹备工作。

 担任图书馆学系副系主任期间,吴丹同志负责研究生与社会培训工作。她积极联系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与澳门业余进修中心,最终连续5年获得与澳门地区合作开办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项目,至今已为澳门地区培养了100多位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她还连续5 年促成了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定向培训班(图书资料专业)的培养项目,联合国家图书馆举办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以及多次为各类图书馆馆长及业务骨干进行专业培训,为我国图书馆实践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她还促成了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实习基地建设,为本专业人才专业技能的实践和就业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科研相长,教改成效显著

 自入校工作以来,吴丹同志不仅在学术科研上硕果累累,在教学工作中也表现突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中。吴丹同志积极构建面向新型信息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适应不同信息职业的实践能力,2015年编撰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信息描述实验教材,主讲的研究生课程《信息描述研究》建设成为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吴丹同志还积极以科研促进教学,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将所开发的信息系统运用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中。并推行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参与讲授全英文课程《信息检索》。

 为适应全球图书情报教育变革,吴丹同志经常通过自己与国外学者较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利用国际合作项目,聘请国外学者就领域前沿进行交流,并调查跟踪国际一流大学相关课程设置和更新情况,及时引入新兴教学内容和方法。对教学改革的思索也形成了多篇的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包括1篇SSCI论文,并获得湖北省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三等奖,4次荣获武汉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网络信息检索”课程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优秀通选课”,获武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等多项教学殊荣。

 吴丹同志在教学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学校、学界的一致好评,受邀担任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评鉴委员会委员。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省级教改项目“E-learning 环境下图书情报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教改成果“传统专业现代改造教学模式探索——武汉大学图书情报一流人才的培养实践”获得2016 年武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培养青年人才,团队群体成长

 吴丹同志在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任务的同时,仍然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的工作,培养的学生、所带团队青年教师也都成长迅速。

 作为2014级图书馆学专业的班级导师,吴丹同志在班级制度建设、思想教育、学习科研、学生活动、学生干部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首创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让学生尽早了解并参与导师科研项目。要求同学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该班级目前已有正式党员4人。吴丹同志还十分关注班内每一名同学的学习情况,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科研活动,2016年班级1人获得雷军奖学金、1人获得韦隶华奖学金、3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4人获武汉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形成了良好的学风。通过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与氛围,该班级曾荣获武汉大学先进团支部、学院优秀班集体、红旗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多项荣誉。该班级有3人进入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担任团委副书记、主席、副主席,并主导该届学生会获得校优秀学生会的荣誉。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突出成绩,吴丹同志也在2017年荣获了武汉大学“烛光导航工程”优秀导航师的光荣称号。

 吴丹同志共指导了本科生毕业论文41人次,3次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共指导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6人,学生参与发表了SSCI检索论文14篇,3名研究生受资助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都实现了较好的就业去向。所带研究生荣获Huang Tso-ping and WuYao-yu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s、SIGIR Student Travel Grant、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等多项国内外重要奖项。

 吴丹同志在不断严格要求自身科研产出的同时,还积极带领本院青年教师组建科研团队,促进跨学科交流和发展,协同合作,共同攀登科研工作的高峰。吴丹同志作为主要成员在2010年参加了武汉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术团队,并帮助团队在2015年结项时获得武汉大学优秀学术团队。吴丹同志于2016年组建了武汉大学“人机交互与协作”创新团队,该团队不仅吸纳了本学院不同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还联合了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进行跨学科、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在吴丹同志的带领下,该团队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研究论文,开发了多个有实用价值的系统软件,团队教师职称得到晋升,能力得到提高,实现了成员的群体性成长。


张玉峰

 张玉峰,男,197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中华口腔种植委员会委员,ITI Scholar,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 2011 年入选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本人作为口腔医学院教师,不仅从事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深入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且扎根临床一线,为患者进行种植手术,解决病患实际问题;同时针对目前治疗手段无法完全实现牙周再生的困境,紧紧围绕牙周病发病机制及利用功能性材料实现牙周再生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牙周再生所必须的内外因素,并根据开发与其相适应的功能性再生材料,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在思想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积极学习党中央的十八大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思想,及时关注党的最新动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时刻保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

 在教学方面,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参与本科生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工作。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教学,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口腔种植学》和《口腔生物学》。同时作为博士生导师,目前有博后1名,在职博士1名,临床博士3名,科研博士3名,专业型硕士4名,学术型硕士2名,在硕博士培养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并注重博士、硕士在科研方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建立科研思维,使其未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临床方面,同时担任着高校教师和临床医生两种角色,坚持教学、科研、临床并重,临床操作技能及医德医风获得同事及病人一致好评,同时承担研究生临床实习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及与病人沟通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临床试验,收集临床病例,探讨临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并总结,以期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在科研方面,目前已主持完成科研项目及人才基金项目5项,分别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基因激活的仿生自组装牙周诱导修复材料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NCET-11-0414;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釉基质蛋白控释系统促进牙周再生的机理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45。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壳聚糖电纺支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09.5,以及两项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口腔种植联合会基金(ITI),项目编号30423777,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医学基金(NHMRC),项目编号497271。主持在研项目2项,在研项目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HnRNP L在锶诱导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8157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ema 4D在骨质疏松颌骨改建中的分子机制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81271108;各项目按研究计划进展顺利,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对于促进材料学,骨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完成工作见以下三个方面:

 1.在提升材料性能方面:为了模拟体内环境,通过加入不同元素以改善介孔玻璃的性能,增强其组织诱导再生能力。其中硼、锶元素的加入对成骨细胞的分化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发出了理化性能更佳并且具有更强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2.在基因激活支架材料方面:研究了不同因子间的协同及拮抗作用将 PDGF-B 与 BMP-7 腺病毒共同整合到丝素蛋白改性介孔生物玻璃支架后,发现 PDGF-B 能够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BMP-7 能够诱导细胞分化,两者的结合构成了骨诱导材料的基本要素,具有协同作用,并深入研究了基因活化的组织工程支架在牙周及全身骨再生的应用。

 3.在靶向提高骨再生方面:利用 D-Asp8 优先结合破骨吸收区域高矿化度的羟基磷灰石的特性,以及 STR-R8多肽作为载体来帮助基因表达,在提高药物的靶向性的同时改善药物的利用度。在此基础上制备的 Sema4d-siRNA 与(D-Asp8)-(STR-R8)转染复合物,突破性的实现了骨质疏松的靶向预防及治疗。同时申请人还探索了 sema4d 对颌骨成破骨的影响,评估了其对牙槽骨破坏的修复作用,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靶向性和有效性,进而探索出了能够起到靶向运送及释放基因治疗药物的材料。

 迄今为止,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SCI 论文 52 篇,所有文章总引用 2349 次。撰写两章英文专著(一作),获 2 项中国发明专利及 1 项国际专利(PCT)授权。并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学术任职方面,担任杂志Musculoskeletal Regeneration、OA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Journal of Dentistry and Clinical Research编委成员 ( Editorial Board ) ,担任以下 SCI 杂志审稿人:Biomaterials, Acta Biomaterial,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Tissue engineering, 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 Materials Research, Plos One, Journal of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同时是国际口腔种植联合会学习俱乐部负责人: International Team for Implantology ( ITI ) Study Club Director (负责华中区种植学术交流)。


陈世银

 陈世银,男,1981年9月出生,汉族,湖北枣阳人,中共党员,2007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工作于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辅导员、院团委副书记。2009年6月至今工作于武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先后任学科建设室副主任、主任科员。

 陈世银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够以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项组织上的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认真钻研、虚心学习,能够迅速掌握工作所需的各方面技能。工作踏实认真,虚心进取,谦虚好学,乐于助人,与同事关系融洽,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不管是在学校基层,还是在机关工作中,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全力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为武汉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一、深入基层一线,为学生工作奉献青春

 1. 做好新生年级辅导员。刚留校工作,担任了2007级新生辅导员,20多天的军训,与同学们朝夕相处,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获得军训优秀指导员称号。在两年辅导员工作时间里,坚持定时走访班级、宿舍,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2. 事无巨细,夯实学生工作根基。在年级辅导员之外,承担学院本科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心理健康、毕业生等工作,加班是一种常态,压力也时常伴随。曾经在凌晨两点接到电话,寻找一位因心里压力过大出走的学生。他说到只有始终秉持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才能做好学生工作。荣获2008年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3. 凝心聚力,精心组织各类学生活动。文体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团队协作精神非常重要。作为学院团委副书记,他组织开展“珞珈外语文化节”等学院品牌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珞珈金秋艺术节、周末艺苑、篮球赛、排球赛、运动会等全校性文体活动,外语学院屡获佳绩,2008年,外院男排勇夺,这些工作助力外院2007、2008连续两年获得“武汉大学红旗团委”称号。

 二、深耕学科建设,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1. 胸怀武大,共谋学校发展蓝图。在发规办工作以来,迅速学习掌握有关学科、专项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科学规划是第一步。2009年,在协助领导开展六大学部规划基础上,执笔起草了武汉大学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2010年,在“985工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作为主要执笔者,参与制定了武汉大学“985工程”总体规划(2010-2020年);在2014年学校大力推进综合改革阶段,执笔起草了《武汉大学学科建设综合改革方案》;在2010年、2015年,先后参与制定武汉大学学科建设“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这些规划和方案的谋划和制定,是对武汉大学未来发展蓝图的勾勒。武汉大学的发展,已经融入他的血液,与在院系基层工作相比,他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更为关注,学校排名和影响力的任何一点提升,都会让他兴奋不已。

 2. 精细管理,助力提升学科建设成效。“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国家现阶段实施的“双一流”建设成效,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成败。在领导的带领下,通过强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成效,以尽快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营造学科发展的良好氛围。例如,2010年合校十周年之际,协助领导策划制定了“跨学科对话”论坛方案,通过五场高端论坛对话,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创新管理,提升专项建设成效。参与院系学科规划与学科国际评估工作,以分层分类方式,提升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突出建设重点。通过提前储备项目、创新财务负责人制和奖惩制度等,进一步提升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2013年,协助领导完成武汉大学学科建设(985/211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和模块设计、流程设计等,构建系统实现专项管理的信息化。2013年,武汉大学“985工程”(2010-2013年)阶段检查获教育部全优评价,绩效奖励额度位列全国第七位。2017年3月,学校进入ESI排行世界前1%的学科达到16个,并列全国高校第六位。

 3. 综合改革,大力推进绩效管理。2014年学校在综合改革背景下出台实施事业发展奖励办法、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绩效管理工作走在国内高校前列。2016年,学校对两项办法进行了修订。作为绩效管理工作领导的助手,先后协助领导召开10余次学校专题会议,多次校长办公会议,汇编年度绩效考核材料,并通过分析院系总体绩效、人均绩效、投入与产出关系等,为学校院系、学科的精准化支持提供参考。

 4. 勤于钻研,做好领导的参谋。在工作之余,积极思考钻研,做好领导的助手。先后起草包括主要校领导使用的各类学科建设报告58篇,累计超过20万字。制作包括主要校领导使用的PPT超过1000页。撰写有关大学与学科排行研究学科简报8份,参编武汉大学学科发展态势分析报告等,为学校的发展积极贡献智慧。

 5. 着眼国际,助力学校品牌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学校开展了“世界一流大学论坛”系列活动,先后邀请爱思唯尔公司、香港科技大学相关人士来校讲座,2014年校庆期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研讨一流大学建设。同时,协助领导做好网页、杂志上的国际宣传工作,助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影响力。2014年,学校同时进入三大排行机构的前400强。

 三、善于学习研究,勇于挑战自我

 1. 凝炼总结,机关工作大赛展现风采。2015底,学校机关党委、工会组织开展了第二届机关工作大赛,为年轻干部们提供了很好的展示舞台。作为组长,带领团队策划并撰写调研报告“国家‘双一流’实施背景下武汉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路径思考”,通过初赛、网络评比、决赛等环节,最终获得武汉大学第二届机关工作大赛一等奖、最受关注奖。

 2. 结合工作实践,用理论武装自己。2009年9月,他开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在繁忙工作之余,尽力提升自己,2013年顺利毕业。同时,结合工作开展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2017年,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与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评价体系研究”课题获批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改革发展专项重点课题。工作以来,先后发表“国际学科排行对我国高校创建一流学科的启示”等CSSCI、EI收录等论文11篇。


陈实

 陈实,男,197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特聘专家,入选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陈实教授在各方面积极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和2016年两获全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优秀学术论文奖。2013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武汉大学医学部医学突出贡献奖。以下列出了陈实教授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情况:

 (1)科研

 陈实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学术研究工作,凭着对科研事业执着追求与热爱,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开拓进取,获得多项重要学术成果。以通讯作者在PNAS(IF:9.423)、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329)、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9.202)、Trends in Cell Biology(IF:11.53)、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IF:9.135)等著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取得了突破性的系统科研成果。2017年4月14日,PNAS在线发表了陈实教授课题组对微生物表观遗传的最新研究成果,解析了DNA磷硫酰化修饰与甲基化修饰两种代表性微生物表观遗传系统的相互影响。

 担任科技部973课题组长、主持国家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302万元),基金委面上项目2项,973子课题等科研项目。其中25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或973课题两项,取得了在国际合作项目上的突破。共主持经费1000余万元。

 (2)教学和人才培养

 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教学相长,兢兢业业,秉承师德师风,倾力培养学生。对其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严格要求,热心指导。共招收硕士生20名,已毕业硕士生8名;共招收博士生10名,已毕业博士生2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一次(梁永添),优秀毕业生一次(葛元洁)。三名博士生派往国际著名实验室交流,阎格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交流两年;熊啸林派往Scripps研究所美国三院院士Paul Schimmel实验室合作交流两年;邓志强和潘诗逸派往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合作交流两年。学生获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4项。

 承担本科生《生物药学研究进展》等课程教学工作,获得药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承担本科毕业设计20名,外校本科毕业设计5名,担任13位本科生的烛光导航师。他还主动请缨担任本科新生班主任。

 陈实教授以自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对工作的敬业精神感染学生们,不仅使学生自然地领悟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注重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综合素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组建创新团队、建设学术梯队

 指导博士后4名。2014年上半年1名博士后辜美佳出站留校加入本人课题组。另一名博士后王雅洁选留武汉大学药学院。博士后王晓莉入职华中科技大学讲师。指导的博士后获得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2项,博士后特别资助1项,博士后面上项目2项,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项。博士后共发表SCI论文5篇。2014年选送青年讲师辜美佳赴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研究一年。

 (4)国际交流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邀请国际著名科学家访问武汉大学,邀请的著名专家举办了4场武汉大学珞珈讲坛。主持获批6项世界著名科学家访鄂项目,获批经费36万元。2012年和2014年两次邀请诺贝奖获得者Richard Roberts访问武汉大学,在武汉大学进行了学术报告,并与武汉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协助药学院以Richard Roberts教授和邓子新院士为首席科学家成功申报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

 邀请韩国工程院院士Sang Yup Lee访问武汉大学。邀请美国三院院士Paul Schimmel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Charles Stiles,Tomas Roberts, Qiufu Ma 3位教授访问武汉大学及药学院。邀请了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岳振宇教授,波士顿大学刘平华教授,普渡大学罗招庆教授、美国康宁方晔博士访问武汉大学。为促进我校与世界一流科学家的交流做了有意义的工作。

 (5)学术交流

 任Microbiological Research副主编(SCI,影响因子2.723),Scientific Reports(SCI,影响因子5.228)、Frontiers in Toxicogenomics、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编委,获邀JACS、Nucleic Acids Research、Metabolic Engineering等18个英文学术杂志审稿人。

 在社会工作方面,担任了国家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担任国家基金委海外杰青、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评审;担任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评审、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担任了武汉市科技厅的项目评审,以及武汉市3551答辩评审专家。2014年获邀加入国家奖励专家库。

 参与组织2016年国际工业微生物基因大会,任分部共同主席。参与组织2013年和2016年国际药学前沿科学研讨会,任分部主席。受邀在2014 年、2015年、2016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作了邀请报告,并获得了优秀学术论文奖。还受邀201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Synthetic Biology、2015 年World DNA and Genome Day 和2016国际工业微生物基因大会国际会议上作英文报告。

 (6)校内工作

 协助学校国际交叉学科论坛评审和举办。任武汉大学药学院的学位委员会委员。作为答辩主席或答辩委员参加了38位博士和硕士的答辩,以及28位本科生的毕业答辩。

 陈实教授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竭力为教学和科研事业奋斗,获得了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肯定,并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罗菁

 罗菁,女,1987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翻译系教师。自任教以来,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关心学生,团结同事,敬业奉献,敢挑重担,各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在翻译教学、教学竞赛和口译实践方面表现突出,是一位颇具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

 一、教学理念,以德为先

 身为一线教师,罗菁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注重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并用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与时俱进,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教学方法,求实创新

 罗菁同志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学事业中,她担任多门本科生、研究生和双学位课程的教学工作,教授的课程包括《综合英语》、《口译笔记法》、《商务口译》、《英语发音与朗读》、《联络口译》、《视译》、《基础口译》等。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对翻译系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教学态度端正,备课认真,爱岗敬业,上课精神风貌良好,教态亲切自然,严谨而不失活泼,教学设计颇具特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教学手段多元化,课堂和学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英语语音语调纯正,讲解细致,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良好,教学风格具有延伸性、开拓性、前沿性。

 在武汉大学教务信息系统中,每门课程结束后都会由学生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对老师进行评分,总分100分。近三年来,本科生对她的教师评价平均分为99.46分,她教授的《口译笔记法》《综合英语4》两门课程更是多次获得满分的评价。学生们在教务信息系统中写下了这样的评价:“罗老师的课很新颖,学习形式多样,很充实,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罗老师特别认真负责,教学水平高,课堂充实,安排得当”,“罗老师的课内容丰富翔实,讲练结合,上课节奏紧凑,让我受益匪浅”,“老师上课形式丰富,配音、presentation、小组展示、话剧、辩论等等十分精彩,还兼顾口译和视译,课堂气氛活跃,同学参与度高,我觉得受益匪浅”。

 罗菁老师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升,才能传递给学生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她每天都坚持听英文新闻,关注国内外时事和学术前沿,力求将最新鲜的资讯和英语学习的材料带入课堂并与学生分享。即便已对教学内容日渐熟练,每次课前她仍然会反复熟悉授课内容、不断更新语料、修改讲义和课件。为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她注重教学手段和模态的交互运用,针对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她多采用美剧配音、学生口头汇报、课文精讲、听译训练、辩论、话剧、脱口秀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针对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她则采用中英文视译、精听、口译笔记、分组对话口译、同传口译和模拟即席翻译练习等各种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译能力和实战水平。

 三、教学业绩,成果斐然

 2014年,她曾先后获得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武汉大学人文学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武汉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湖北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外语组二等奖以及“湖北省教学能手”称号;2015年,她作为翻译系教学团队成员获得“武汉大学杰出校长贡献奖”;2016年,她再次参加湖北省青教赛,荣获湖北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外语组一等奖第一名,并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为武汉大学赢得了荣誉,也在青年教师中起到了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同年她还获得了武汉大学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

 她也希望自己的参赛经历能带动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加专业实践和专业竞赛。早在2010年,罗菁老师本人就获得了首届“中译杯”全国同声传译大赛一等奖,并且充分利用自己积累的竞赛经验,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带领学生赴长沙、青岛、北京、台北等地参加全国“中译杯”口译大赛和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学生们多次在省级、华中赛区、以及国家级口译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凭借出色的竞赛指导,罗菁老师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四、翻译实践,反促教学

 在实践方面,罗老师认为要教好翻译,老师本身也应该是个好翻译。她有100万字以上的笔译经验和丰富的国际会议口译实战经验,为各种会议提供过100余场次联络口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服务。先后为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亚运会、大运会、东风汽车、武钢集团、宝洁、麦肯锡、上海大众、长江国际商会、央视《对话》以及多所高校和多国驻华使领馆等在内的客户担任过口译,并广受好评。罗老师还表示,她每次承担口译任务,都会在客户允许的前提下录音,将录音材料保存下来,用于后期口译教材编写和口译课堂教学使用,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获得一手口译训练材料。

 因为翻译专业实践性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点像师傅带徒弟,得手把手教授,所以罗老师积极带领学生观摩和参加各种高端国际会议的同声翻译工作,曾带领学生为武汉大学“托马斯阿奎那与中世纪哲学”学术研讨会、“法兰克福学派与美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邪教研究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中国鱼类洄游通道改进国际研讨会、第四届“ICOMOS-WUHAN”无界论坛——创意城市与文化遗产”等国际会议提供同声传译服务,让他们接触到了真实的口译环境,丰富了学生实战经验,也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科研方面,罗菁同志也努力进取,目前正在攻读翻译学博士学位,已发表一篇权威期刊论文,一部译著,主持两项校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横向项目。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罗菁老师乐观积极、富有公益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认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她还指导学生参加学术创新活动和三下乡实践活动,并担任翻译系本科教研室主任和翻译系党支部宣传委员。


秦天宝

 秦天宝,男,197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新世纪优秀人才、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博导;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名古屋议定书》遵约委员会委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作者暨评审专家;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杂志主编。

 1994年至2005年间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分别于1998、2000和2005年获得法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中德联合培养)学位。曾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

 尽责教学,培养环境法治人才

 10多年来,秦天宝一直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主干课程,每年均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他精心设计授课内容,娴熟运用知识,讲授理论深入浅出,上课形式生动活泼,语言诙谐幽默,成功激发学生对较为枯燥的环境法课程的学习兴趣。2013年他入选武汉大学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他长期坚持国际化的学生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学生出国深造。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在法学院和文科学院均名列前茅。迄今,他所指导研究生中已有52人次短期交流、联合培养和攻读学位;9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学成回国;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国际教育协会(IIE)“未来之路环保奖”。

 专注科研,推动环境法治研究

 秦天宝在国内较早从法学角度对贸易与环境、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和环境多元共治等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积极倡导和呼吁可比研究,摒弃简单的拿来主义,强调研究国外法制、必须考察其法制发展的背景、基础、动因和条件,否则容易导致南橘北枳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他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出版社和权威期刊等发表论著100部(篇),取得了具有原创意义和体现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深化和拓展了环境法学的研究领域。他也荣获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

 立足实践,服务环境法治进步

 秦天宝秉承“学术研究服务法治实践”的理念,积极参加等多项国家和地方环境立法的调研、论证或起草工作;他牵头起草的《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成为国内该领域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为国家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他向外交部、环保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湖北省人大等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提交重要咨询报告多篇。他和同事合作完成的一份咨询报告《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国际法分析》,被认为“不仅对于澄清‘中国环境威胁论’的谬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开展环境外交和对外合作有着相当的实践指导价值。”

 他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多次应邀为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和江苏省等各地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举办干部法制教育培训班授课,积极宣传解读相关环境法律,提升地方环境法治水平。

 国际交流,讲好中国环保故事

 秦天宝成功进入环境法学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核心圈,致力于巩固和扩大中国学者和学术观点的影响力。目前,他是权威学术组织IUCN环境法学院执委会中唯一的中国籍委员,并被推选为著名国际学术机构——国际法协会(ILA)的委员。

 为了打破西方学术界的话语权、发出中国声音,他和同事一同创办了第一本由中国人主办的全英文环境法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并担任共同主编,由国际权威的Brill出版社出版。

 他还积极服务我国国际环境外交和谈判,参与海洋、气候、生物多样性以及危险废物等领域的国际环境立法活动。鉴于他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影响,他在2016年成功当选为联合国《名古屋议定书》遵约委员会委员,这也是我国首次有学者当选该公约组织体系的类似职位。

 厚积薄发,得到学界和社会不断认可

 近年来,秦天宝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成果和贡献越来越多地的学界和社会的认可。他的研究成果先后入选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获得第三届司法部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十一次和第十五次)和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他个人也先后入选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荣获2015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2012年第三届“湖北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和2011年首届“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等称号。


夏军强

 夏军强,男,1974年2月出生,浙江绍兴人,工学博士。1996年获武汉大学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获武汉大学河流动力学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9年任清华大学水电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9年12月通过人才引进到武汉大学工作,现为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河流工程系主任。

 人才培养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夏军强教授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入职以来坚持参与本科教学全过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野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每一环节都一丝不苟。上课善于调动课堂气氛,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教学成果优秀。他主讲我院全英文班《河流动力学》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从授课内容到形式力求与国际接轨,大大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课堂上能与学生充分互动,讲解知识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后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深受学生好评。他指导的两个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河床演变特点”、“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床纵横向变形过程模拟”分别获湖北省2014年、2016年优秀学士论文“一等奖”。

 2011年以来,夏军强教授共指导硕士18名、博士12名。他为人师表,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对每一个学生都尽职尽责。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兴趣和专业优势分配科研任务,悉心指导和修改学生的学术论文,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交流互动密切,经常与研究生们谈心交流,在学习、生活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帮扶解困,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他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要求学生多听专家讲座,多参与学院及研究生会组织的学术活动,鼓励参加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支持学生出国交流。他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3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名博士研究生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联合培养项目。博士研究生宗全利的论文“荆江段二元结构河岸崩塌机理及过程模拟”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因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突出,毕业后第二年已获聘教授职称。

 夏军强教授一直从事河流动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他秉承科学精神,严谨治学,富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及其他科研项目20多项。取得了丰硕的理论与应用成果和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以及团队精神的培育。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5,6),英国皇家工程院国际合作奖2项(均排名第1),省部级一、二等科技奖励9项(其中1项二等奖排名第1、1项一等奖排名第2)。

 已发表论文190篇,其中SCI收录47篇(其中SCI大类一、二区论文19篇),获SCI总引427次(他引277次),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2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Applied Energy》,《水资源进展》AWR,《Geomorphology》,《Journal of Hydrology》,《Scientific Reports》等发表了一批高水平SCI论文。其中2010AWR论文获SCI他引60次,并被评为“引用最多论文”之一; 相关成果被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简报IRF封面页特别报道,同时被英国伯明翰大学Knight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Chanson教授等专门评价及跟踪研究,还被Glasser教授发表在地学类顶级期刊ESR(IF=7.1)综述论文中大篇幅引用。此外,还拥有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夏军强教授注重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模型开发并举思路,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事各类边界下的水沙输移与河床演变规律及其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包括游荡型及弯曲型河流的演变规律及模拟技术、极端洪水过程的水沙动力学机制及模拟方法、强潮河口的水沙输移规律及模拟技术、水库异重流的运动机理及数值模拟技术等。尤其在游荡型河流研究方面,首次定量地揭示了黄河下游游荡段的滩岸崩退机理,开发了模拟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的二维数学模型。这是国内外第一个模拟出黄河下游游荡段滩岸崩退过程的模型,在理论与方法上较现有只能计算河床纵向冲淤的数学模型有重大突破,并作为水科学前沿丛书出版了该方面的第一部专著《游荡型河流演变及其数值模拟》,同时被《泥沙设计手册》入编作为行业指导规范。提出的崩岸模拟方法已用于黄科院等科研单位的数学模型,以及唐家山堰塞湖溃口发展过程预测。此外,基于浑水控制方程及水沙耦合解法,创建了模拟河道溃堤洪水演进过程的水沙数学模型,揭示洪水中水-沙-床面三者的耦合作用机制与受淹对象失稳的动力学机制。首次实现了基于力学过程的洪水风险评估模拟,为当前滩区及城市洪水风险的精细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同时,提出大尺度计算区域中复杂内边界的精细模拟技术,开发了强潮河口内嵌拦河坝的二维水沙动力学模型,解决了以往模型不能精确计算河口水沙运动与发电过程的难题,这是目前潮汐电站规划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尤其对中国沿海潮汐能资源的精确评估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为水利水电学院河流工程系系主任,夏军强教授工作踏实认真,能够团结重点实验室及河流系同事,积极策划重点项目、凝练学科发展方向、谋划河流系发展思路。待人热情,与同事相处融洽,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结合本学科特点、国家水电工程建设的重大需求和所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特色,瞄准水沙科学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凝练学科发展规划,不仅在学术科研上是河流工程系的中流砥柱,而且在工作上也认真负责,有责任心,在学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夏军强教授感言:作为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专业,并能在学院提供的优秀高效、强劲给力的科研平台上发挥自己专长,我很荣幸,也自豪。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强大的学科支撑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奋斗。以后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勇于承担任务,甘于无私奉献”的精神,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同时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会时鞭策和提醒自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力争为学校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龚龑

 龚龑,男,1979年10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2007年7月在武汉大学任教,主要从事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定量遥感和农业遥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龚龑老师始终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第一线之中,承担本科生《遥感原理与方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课程和研究生《高光谱遥感》、《定量遥感》、《雷达干涉测量》和《新型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所讲授课程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龚龑老师潜心钻研教学业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方面,善于积极自省、不断提高。在2008年参加工作之初,获得武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经过对教学方法的刻苦钻研和积累,2012年11月,主讲《高光谱遥感》课程获武汉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014年11月,代表武汉大学参加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第1名; 2014年11月,获湖北省教育厅和教育工会联合授予“湖北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2015年11月,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2016年1月,经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评选获“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荣誉; 2016年8月,代表武汉大学和湖北省,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工科组一等奖第1名,受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委会表彰,在闭幕式表彰大会上龚龑老师还向全国青年教师发出了倡议书,为提升我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在全国影响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更要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龚龑老师非常重视让学生从单纯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向自主探索知识、创新思维的跨越。在《高光谱遥感》教学中,多次探索进行知识迁移教学实践,在学生对高光谱技术本质机理与方法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大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曾指导两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2年度:基于高光谱技术的皮肤特质研究;2014年度:高光谱技术头发重金属探测)。龚龑老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20余人次,其中指导学位论文《基于光谱特征参量化的遥感影像精细分类方法研究》获2012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学生们认为,“龚老师经常引导我们主动思考新旧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前人的创新过程,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教师不能孤立的看待自己所承担的教学课程,应该从学科专业培养的大局深刻的理解课程的角色”,作为一名教师,龚龑老师从参加工作以来,承担了一系列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对于每门课程,龚龑老师从不仅仅满足于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而总是在不断思索“我的课程能否为学生大学四年的成长再多些作用?”、“现有的教学大纲是否需要改进?”以及“课程的针对性能否再突出一些?”

 伴随着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龚龑老师的课程特色愈发鲜明。龚龑老师针对测绘、遥感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数据库课程学习与考试方法,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形成了适合遥感学院相关专业特点的教学和考试方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设计型、创新性开卷考试方式已经极大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结合工作经验,龚龑老师还发表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考试方式探讨》教学论文。

 学生这样评价:“龚老师逻辑清晰而且对我们的知识水平了解很深,能针对我们的已有知识讲解。”还有学生说“龚老师的课堂,渗透着对我们大学四年整体成长的关切”。

  在科研方面,龚龑老师在遥感影像分析、高光谱遥感和定量遥感等领域开展了多项深入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近年来一直进行高光谱农业遥感和影像自动化分析处理研究及教学工作,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412)“基于非规则随机场模型的遥感影像像斑空间关系分析方法研究”,在像斑分析的随机场模型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已经在土地利用图更新项目中得到应用;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参加863计划(2013AA102401-1) “作物生长信息的数字化获取与解析技术”,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参加湖北湖北省科研条件与资源研发项目(2015BCE045)“便携式农作物长势参数测量与智能分析仪”,作为课题的骨干研究人员,在农作物信息遥感精细化获取分析、低空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等领域进行了持续不懈的研究并取得多项成果;此外,龚龑老师积极投身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的相关国防科研。 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参加民用航天技术预先研究项目(D040201)“在轨自主卫星遥感应用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评价关键技术”;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参加总装备部高分对地专项(GFZX0404040504)“目标/地物红外特性研究”,在遥感卫星辐射定标、卫星观测规划设计、红外目标特性和卫星影像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的工作

  龚龑老师在教学与学科科研前沿的结合方面做出大量工作,在接到学院教学任务安排后,就立即着手对《高光谱遥感》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更新,并与相关专家一起对原有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每学期的教学过正中,都会根据自身和团队的科研积累,以及高光谱遥感的最新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根据学科发展需求,龚龑与学院专家一起开设了研究生《定量遥感》新课程并成为学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同时,龚龑老师积极投身网络化、信息化教学,主持了《遥感技术应用及发展》MOOC课程建设项目,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遥感原理方法与应用》的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彭红枫

 彭红枫,男,江西奉新县人,1976年5月出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金融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金融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珞珈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民币国际化、金融衍生工具、金融产品设计及风险管理。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200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一、热爱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好

 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认真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和引路人的责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坚持金融案例的本土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自2003年以来,坚持每年给本科生授课,教学效果好。虽然每次上的都是140-170人的大班,但本科生教学评教分数每次均在99分以上。先后9次入选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评教前10名,是经管院入选次数最多的老师之一。同时,在研究生中开设的《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MBA开设《金融工程》均得到学生的好评。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学生们在教务信息系统中写下这样评价:“如果评选整个学习阶段的最佳课程,从各个角度,彭老师的《金融工程学》都无疑是最大竞争者之一。彭老师讲课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让大家感受到理论学习也可以这么轻松和有趣,另外,彭老师的智慧还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从实物中出发,给出各种实物中切实可行的实践做法。另外,如果说理论是术,彭老师不仅仅局限于教术有方,还能深化出道的境界,比如关于金融的定义,这一个常人觉得浅显的词眼,竟然被彭老师解读出了金融本质,并能进一步深化到人生的启迪上,受益颇多,非常感谢彭老师。”,“彭老师讲得非常好,很有担当,很有责任感,很有才华的一位好老师。”

 发挥科研育人的作用,认真培养指导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和科研能力,开展课上课下的双线交流,强调学习、生活并重,全面关心和帮助研究生夯实学术基础,吸收并指导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在一线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教导。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2015年指导学生荣获第一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叶永刚教授主持的《金融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先后指导8位本科生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

 二、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科研上,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多项,作为主要完成人或参与者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0余项以及中国期货业协会及各商业银行等委托咨询项目10余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研究》、《中国管理科学》、《世界经济研究》、《经济管理》、《保险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人民日报理论版》及Romanian Journal of Economic Forecasting(SSCI)等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20多篇,SSCI论文3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2部,主编及副主编教材4本。近10年来,致力于人民币衍生品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及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学术探索,形成以下研究方向

 (1)人民币衍生品市场与人民币远期定价权

 在国内较早研究人民币衍生品市场、人民币远期定价权的问题。成果发表于《经济管理》等杂志,并由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全文转载(封面文章)。作为主要完成人和执笔人协助叶永刚教授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诱发的金融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70741016)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境外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影响研究”(70541004)的研究。

 (2)人民币国际化及加入SDR问题

 主持完成了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计划 “人民币国际化及其风险管理研究”(2012-2015)及湖北省社科基金“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研究”(2014047),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币加入SDR、一篮子货币定值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均衡研究”(16ZDA032)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资本账户开放及其风险防范研究(16YJA790040)”。在该领域发表了一系列成果。成果“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述评”发表在《国际金融研究》2015第10期,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评论》及各大财经网站转载。《人民日报》理论版于2016 年5 月31 日刊登了《“一带一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一文,该文被人民网、凤凰资讯、中国文明网、环球网、未来网等转载。

 (3)人民币汇率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较早地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就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建模,证明了人民币汇率水平、汇率预期和汇率波动对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影响。在汇率及汇率预期对出口及物价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方面,建立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两期动态模型。以上研究并发表在《中国管理科学》、《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金融研究》及《国际金融研究》上。

 (4)风险管理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欧美国家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JZD029)。同时,作为子课题负者人和主要研究者正在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的关键问题研究”(15ZDC020)的研究,在其中负责“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协调配合”问题的研究,以上研究部分成果已发表在《经济研究》及《国际金融研究》等杂志。

 三、社会服务尽心尽责

 社会服务上,自2013年担任金融系系主任以来,针对教师队伍青黄不接、70后教师国内学术影响力不足、80后教师断层等问题,积极引进海外及国内人才11人,现基本建立50、60、70、80后教师人数1:3:3:3的人才结构,70后教师在全国的影响力开始彰显,已基本形成金融系老中青三代帮扶结合、各有特色的发展局面。同时,积极提升金融系学生的教学质量,金融系学生的海外留学和国内读研的比率持续上升,已达70%以上,其中,2016年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海外名校的入学率达46.3%,排在经管院所有专业的第一位。

 担任中国金融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并承担学会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武汉大学)的部分工作。2012年入选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获聘为“珞珈青年学者”,同年获批为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带头人。2013年当选为全国金融青年联合会委员。

 2012年至2016年担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协会副会长,积极搭建青年教师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组织素质拓展培训、提升教学能力系列讲坛、科研项目申报预评审等多种活动,不断增强青年教师们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收到学院领导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2016年起担任武汉大学基金会理事、武汉大学基金会投资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武汉大学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投资咨询及决策的建议,截止到2017年4月,已对6项项目完成了初审及尽职调查工作,已完成投资近7000万元。同时,积极推进基金会投资风险的过程管理,为校友捐赠资金的投资运营保驾护航。


程希

 程希,男,1990年出生,本科在读,现为后勤服务集团园林与环卫服务中心园林项目工程队绿化工程技术员。2008年服役于武警第114师,期间赴北京负责祖国60周年国庆阅兵治安维稳工作,所在班排被授予集体三等功。2012年退伍后加入武汉大学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工作。在组织的关怀与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已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园林绿化工程骨干,曾参与负责了周恩来故居周边绿化、老图书馆绿化环境改造、枫园留学生宿舍配套绿化、武大附中初中部绿化、万林艺术博物馆绿化、信息学部天文台绿化、西门停车场绿化、文理学部人才楼配套绿化等许多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与技术指导,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与喜爱:荣获2015年度园林与环卫服务中心优秀员工;在后勤服务集团 2015年读书演讲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016年代表后勤职工在学校团拜会上向全校师生致新春贺词……

 一、不辱使命靓校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如今我们看到的校医院附近的早樱景观,行政楼至樱园一带连成一片的樱花景观,都有着程希与园林中心职工们的默默付出与执着努力。

 2012年,根据学校要求,园林中心决定对校园樱花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作为该项目的绿化工程技术员,程希不负领导期望,圆满完成了该项工作长达四年的适应性观察记录及珍稀植物的引种工作,为美化校园尽了一份90后的职责与担当。适应性观察记录是一项非常枯燥、单调但同时要求细心细致的工作,要求对当天气候、植物长势、发芽情况、花期、病虫害情况、土壤等十几项内容进行详细登记。为了随时做好记录,为单位做好第一手资料,他每天上班都带着书包,装着一支笔和日常工作日志、植物观察记录、工程资料记录以及社会用工考勤记录四个笔记本,一年四季不管酷暑寒冬,从没忘记自己的职责。走路的时候看到哪棵树长势不良了,哪里的绿化配置或许还能再改善一下,他都会记录下来,也已经成为了他的工作习惯。长达四年的适应性观察记录中,程希积累了十几万字的工作记录,为中心植物养护提供了第一手宝贵的植物观察资料与档案,为中心的植物养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做好适应性观察外,2012至2015年间,他与大家一起,进行了大量的资料分析与细心养护,完成了樱花稀有植物品种的引进工作,为丰富校园景观尽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为了移植来的樱花能正常生长,2012年,他们经过大量的气候与植物资料分析,从云南引进了新的云南高盆红樱,2013年又对人文路及人文馆周边片区补植了樱花, 2015年结合万林博物馆的落成,从江苏引种了染井吉野、垂枝樱、椿寒樱、郁金、扫帚桃等春花植物。由于经过了认真的分析与考证,加上自身过硬的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经过几年的细心呵护与培植,校医院至图书馆路段已形成了我校独有的早樱景观,行政楼至樱园的樱花景观也连成了一片,成为校园赏樱的一大景观,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的一致肯定。

 二、敢于创新提效率

 敢于创新,也是大家对程希的印象。在几年的基层工作中,他发现中心没有详细系统的工作日志,有的资料不健全,校园内有不少古树名木以及珍稀植物的管理还处于比较粗放的管理方式。由于没有建立详细的独立档案,难以针对每株植物可能发生的问题对症下药。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资料没有及时归档,时间久了有的找不到查阅资料。由于工作没有量化,部分社会用工在平常工作里“磨洋工”,不仅带坏了团队风气,影响了其他同志的劳动积极性。这些现象,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逐渐找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工程管理进度表,对工作资料进行登记归档,对社会用工工作进行了量化,使这些困扰多年的问题逐渐得以解决:校内每一株古树名木都建立起了档案,并有针对性地得到了养护;工程资料管理也改变了过去问谁谁不知的局面,得以井井有条地管理、查阅;由于工作得到了量化,社会用工磨洋工现象也得以消除,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三、冲锋在前勇担当

 退伍不褪色,在程希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2016年夏季,全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灾害,我校也未能幸免,树木倒伏事件频发。曾是一名军人的程希,在这个紧要关头,他义无反顾,奔赴在校园抗洪抢险一线,完成60余处抢险任务,发扬了部队有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传统。6月30日晚10点,校医院旁坎坡上的一株干径50cm雪松在倾盆大雨的冲刷下,因坎坡土壤松软造成倒伏,雪松主杆倒在校主干道中间,完全阻塞了校内交通。情况紧急,接到电话,他立即冒着大雨,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清理,通过近2小时的抢险才疏通了阻塞的交通。 7月13日晚7点,北三区20栋前一株干径50cm马尾松突然倒伏,靠在房屋上,随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由于长期冲锋在前抗洪一线,脚长期泡在雨水中引发溃烂,加上劳累,他当时正在发烧。然而一接到电话,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曾是军人的身份,又立即组织绿化人员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赶到现场,带领工人爬到房顶,对倒靠树木进行了处理,直到晚上10点,才将险情排除……正是由于他们的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整个洪涝期间,校园未发生一起因树木倒伏而引发的事故。

 四、爱岗敬业乐钻研

 “我有一股子劲,只要做一件事情,我就要把他做好,在一个岗位,就要学习与它相应的知识,我还年轻,多学点总不会错的”。凭着他的这股子干劲,他扎下头去一学就是五年。从头顶烈日背着打草机在校园打草、绿树修剪、种植、配药除虫到绿化设计、预算、施工等园林绿化的全部流程他都一一学习钻研,哪种植物耐阴、哪种植物喜阳,什么杂草配什么除草剂,什么病虫配什么杀虫药,他都了如指掌。他还向同事请教并自学了工程造价和施工图绘制,自学了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努力学习先进的施工及设计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并在工作中得以很好的运用。2016年3月,学校对神农架进行科技扶贫。作为此项工作的技术负责人,程希随车连夜将50株樱花押运至当地。第二天又顾不上休息,结合神农架林区当地的气候特点,指导当地干部群众挖树穴,确定深度、大小,普及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技术,由于技术精湛,肯干乐干,受到了神农架科委及学校领导的好评。

 “作为一名绿化工作者,我梦想有一天,人们踏入如画般美丽的武大校园时,他们脸上会露出幸福的微笑…”这是程希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他奋斗的动力与目标。我们相信,他一定沿着这一梦想坚毅地走下去,成为一名更加有责任、有担当的后勤园林人。


楼益栋

 楼益栋,男,108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于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实时数据处理理论方法、软件及应用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深厚的专业基础。

 自参加工作以来,楼益栋老师以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做好科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工作过程中与项目组师生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围绕北斗/GNSS广域、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及应用的研究方向,重点解决了空间段的实时精密定轨与钟差确定、用户段的高精度实时定位、及多系统多频数据融合处理等难题。负责研制了国内首个广域实时精密定位系统处理软件,成功应用于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陆态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作为核心青年骨干参与“卫星导航与定位”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B类),“导航与位置服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的建设,作为“科技部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创新团队主要成员。主持完成了多项重大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北斗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目前以项目负责人承担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项目经费1.4亿)。其所承担的北斗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恰逢国家北斗高精度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研究项目增多、周期短、技术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带领团队加班加点进行反复的探讨、测试、分析,使得研究成果达到并超过预期水平,得到项目单位的高度肯定。

 楼益栋老师作为武汉大学实时IGS分析中心技术负责人,带领研究团队潜心研究,提供的武汉大学实时钟差(CLK15、CLK16)作为国际IGS 组织RTS(Real Time Service)服务的核心产品,从2013 年开始提供全球连续服务。在由德国大地测量局(BKG)发布的产品日常评测中,与欧洲空间局、德国宇航中心、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德国地学研究中心、加拿大国土资源部等国际顶尖研究机构相比, 产品精度位居前列水平(https://igs.bkg.bund.de/ntrip/ppp),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研究成果在2012年IGS Technical Report进行过专题报道,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近五年来,楼益栋老师在Journal of Geodesy, GPS Solutions等卫星导航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于2012年和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5和第2,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

 楼益栋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14名、硕士研究生15名。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指导、因材施教,深受学生的欢迎。无论多忙,楼老师每周六下午一定会给组内学生开会,集中解决学生学习、科研中遇到的困难,答疑解惑。其指导的研究生多人多次在国内外导航学术会议上获得优秀学生论文奖,包括全球华人卫星导航优秀学生论文奖、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等,指导学生在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在生活中,平易近人、关心学生。对于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楼老师都会给予额外的关注,悉心指导、慷慨解囊,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鉴于其优异的科研业绩和教学成果,楼益栋老师在2011年-2016年,连年年终考核获得优秀,并分别于2011年、2016年获得武汉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2011获得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称号。

(汇编:唐兴亮



上一条:关于开展第十三届 “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 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表彰第十二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