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主页| 旧版入口

学校杰出青年

姜清辉先进事迹-第九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3-04-21      点击量:

姜清辉,男,1972年12月出生,2000年中科院岩土力学研究所博士毕业,现为武汉大学岩土与道桥系教师,教授、博导,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带头人之一。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担任了多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重要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优秀。在科研方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岩石力学与边坡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节理岩体不连续变形分析、高边坡稳定分析及数值模拟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973项目课题以及行业科研项目4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3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1项),获计算机软件登记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6)、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第1)、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第2、第5、第6);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


姜清辉教授理论基础扎实,治学作风严谨,团队协作精神好,在科学上具有很强的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多年来,围绕西南地区高陡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开展了节理岩体不连续变形机理、高边坡稳定分析、加固治理与安全预警分析等方面的系统研究。针对西南地区滑裂面埋深较大的复杂地质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梁单元的锚固洞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加固岩质边坡深部滑裂面的混凝土抗剪主动支护结构,建立了“实例推理和稳定状态识别”相结合开挖边坡综合预警方法和安全预警体系,并成功应用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和大岗山水电站高边坡的加固治理以及安全预警分析。


接触非线性问题一直是计算岩石力学领域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热点,特别是三维任意形状块体单元之间的非光滑接触,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可靠的计算方法。姜清辉教授深入研究了三维块体单元的接触判断算法、嵌入准则及其运动学条件,逐步建立了任意形状块体单元的点-面接触和边-边接触模型及求解技术,并研制开发了节理岩体不连续变形分析工程应用软件JRDDA。其成果能够较好地反映节理岩体在开挖、锚固等工程作用下的不连续变形特性与渐进破坏过程,以及系统失稳后产生的大变形、大位移模式,对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支护优化设计及失稳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该成果在本领域国内、外知名杂志《Int. J. Rock Mechanics and Ming Science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以及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引起国内外同行关注。


姜清辉教授注重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软件开发并举思路,在边坡稳定分析领域,他根据滑坡体的地质结构特点,将GIS、三维可视化技术与极限平衡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研制开发了三维边坡稳定分析软件JSlope3D,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设计定量化、智能化、可视化。JSlope3D软件在清江隔河岩水库鱼洞河滑坡、清江水布垭古树包滑坡、清江宣恩洞坪滑坡以及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优化设计、大岗山水电站边坡稳定分析中得到成功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被编录《水工设计手册》作为边坡设计推荐使用软件,为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姜清辉教授担任了多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重要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平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300学时以上,教学效果优秀。在课程教学、突出重点、并将学科发展究前沿、大型岩体工程实例融入教学中,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他在所承担的《岩体不连续变形计算分析》、《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等实践性和工程应用性很强课程中,结合大型土木工程建设、库区滑坡治理与防治等工程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和强调“实例教学”,结合自己在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上的研究成果,把中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课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做到师生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结合现场实践和自己负责或参加的一些横向课题来指导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撰写,并让学生参加到工程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在研究生培养中,该同志认真研究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积极努力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吸纳学生参与自己的研究课题,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姜清辉同志积极关心研究生的成长,与他们打成一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注意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推动他们的成长,在同学们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同志积极参与岩土与道桥系的学科建设工作,尤其是在岩土学科的发展上作出了一个青年教师的突出贡献,在专业课的设置、专业方向凝练、团队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领头作用。该同志为人朴实、勤奋刻苦、谦和低调,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术教学科研上,大部分的节假日都是在实验室度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该同志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工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刻苦工作,相信经过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定会在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姜清辉感言:只有置身于良好的教学科研的氛围,才能蓬勃向上!作为土木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很自豪能够在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专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够在学院提供的一个优秀高效、强劲给力的科研平台上发挥自己专长。坚信有学校和学院的支持、职能部门的帮助、课题组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一定能为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张永军个人事迹-第九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

下一条:尹万科博士事迹材料-第九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