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10人荣获2025年武汉大学“医德楷模”称号

来源:校工会    发布时间 : 2025-07-01      点击量:

为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充分展示我校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德医风,进一步激发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学校工会组织开展了2025年武汉大学“医德楷模”选树活动。经相关二级工会组织推荐、工会评议评审、网站公示等评选程序,邓宏平等10名医务工作者荣获2025年武汉大学“医德楷模”称号。

这10位“医德楷模”中,有深耕临床的“技术派”,有守护基层的“暖心人”,有创新突破的“科研星”。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患者至上”刻进日常诊疗的细节,把“生命之重”扛在肩头;他们以仁心、匠心、恒心、初心,在医学的不同领域竖起丰碑,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楷模”,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让职业精神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

学校希望受表彰的“医德楷模”珍惜荣誉、砥砺前行,在提升医疗技术、优化服务模式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作风投入卫生健康事业,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向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贡献力量。

学校号召全校医务工作者以受表彰的“医德楷模”为榜样,见贤思齐,学习他们“把患者当亲人”的医者仁心、“永攀技术高峰”的工匠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和“以奋斗为底色”的进取精神,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局,争做有仁心、有仁术的新时代好医生。

2025年武汉大学“医德楷模”事迹简介 (按姓氏笔画排序):

邓宏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动静脉疾病腔内微创与外科手术,尤其在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及长段颈动脉闭塞诊疗领域成果卓著,开创了以复杂主动脉疾病全腔内微创介入手术、长短颈动脉闭塞杂交手术、淋巴水肿LVA手术为代表的多项国内省内领先技术。积极探索创新,引入应用新技术,解决临床难题。科研成果丰硕,获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主编参编多部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SCI30余篇),主持多项中央引导地方基金及省市基金,为学科发展贡献卓越。

吉梅雪:武汉大学医院综合内科主治医师。她十六年坚守临床一线,诊治病人认真负责,及时发现危急重症,已识别主动脉夹层、结肠肿瘤等重症患者50余人;她视患者为亲人,建立微信群为患者提供咨询,目前在群人数150多人;她积极参与公共医疗保障,参与上门核酸检测1000余人次,帮助200余名师生度过隔离期,顺利完成武汉大学新生军训等保健任务30余次;她不断提升自我,获“武汉市社区精防人员精神卫生防治知识和技能竞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率先掌握了肺功能检查等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

何勇: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发并推动5种新型PET分子探针实现临床转化,显著提升肿瘤等疑难病症的早期诊断率与精准诊疗水平。高度重视科室文化建设与青年人才培养,核医学团队近两年连获国基金青年项目3项。积极推动核医学教学体系建设,《核医学MOOC》获“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参编人卫等9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46篇,并参与编写临床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2部。

杜民权: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他坚持科研服务人民健康,从临床与预防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取得丰硕成果,发表国内外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作为湖北省牙防办负责人,他带领全省口腔预防人从1989年起持续开展全国爱牙日活动,为群众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推动“牙防先进县”的评选,组织和实施的湖北省第三、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规范化口腔健康教育”,将全省的口腔健康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自2008年在湖北省组织实施“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至今,已惠及全省 75万名儿童。

肖哲曼: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以主要完成人身份,推动国内首部(患者版)偏头痛诊疗指南的撰写及推广,新华网单媒体点击率超175万,助力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提升。牵头组织省内39家医院开展“湖北省头痛疾病健康教育及患者关爱活动”,惠及2000多位患者;组织及参与“中国偏头痛关爱日”“国际癫痫日义诊”“国际帕金森病日义诊”“儿童偏头痛线上健康科普讲座”等科普讲座。牵头中部五省成立“中部头痛专病联盟”,开展头痛医疗质控及专病医师培训。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疑难疾病项目及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Neurology,JNNP,J neuroinflam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吴梓芳:武汉大学医院超声影像科主任。针对需帮扶的老年群体,她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让患者就医便捷顺心。改善就医流程,取消预约,随到随检,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扎根超声诊断二十年,她“以探头为眼、以仁心为炬”,经手诊断10余万人次,为众多癌症患者赢得了早期救治时机。作为科室领头人,她建立疑难病例追踪随访及会诊讨论制度,拓展科室诊疗新业务。新冠疫情期间,她参与学校多次大规模核酸采集工作,为学子们筑牢健康屏障。

周毅: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光谷院区口腔种植和修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在专业领域,他是口腔种植和口腔修复两个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骨干成员,在医院率先开展了穿颧种植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和治疗项目,折断种植体螺丝取出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4项科研成果临床转化和临床应用,获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4项,其他课题7项,发表SCI论文32篇,实现获国家专利9项。参与起草4项国家团标。近年来,他筹建光谷院区口腔种植和修复中心,并获得2024年医院标兵科室荣誉称号,参与建立医院第一个多学科诊疗门诊。

项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随州市曾都医院院长。2023年3月,项辉受中南医院委派入驻随州曾都医院,以三甲医院建设为目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院实现技术与管理升级。2024年区域就诊率同比上4.73%,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管理实践上,项辉掀起技术革新与质量革命的双重浪潮:带领团队成功开展ECMO、IABP、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百余项技术,多项技术填补区域空白。坚持“院长夜查房”机制,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推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患者满意度上升3个百分点。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曾都医院正全力推进三甲创建,国家绩效考核排名跃升224位,让随州百姓在家门口享受省级医疗服务。

郭娟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获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一等奖、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及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等。作为汉什拉医疗队队长,带领团队共接诊门诊患者25680人次,管理住院患者11702人次,完成手术7367台,并成功抢救危重患者5880例。她的领导使得援助医院的分娩量增加了20%,剖宫产率下降了10%,孕产妇死亡率从0.9‰降至0.2‰。受到国内外媒体关注和报道50余次,被阿尔及利亚当地杂志《Magazine AI-Amal》称赞为“展现出卓越表现的优秀医生”。

谢宝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从事放射影像20余载,擅长以临床思维系统分析病情,注重影像与患者综合信息相结合。开展各类放射检查同时,制定各类检查规范,针对有特殊要求患者制定个性化检查方案。与医技各学科专家保持有效联络沟通,针对临床需求优化检查方案。规划医生、技师的专业方向,重视各级会诊的同时,在医院内率先组织放射科参加各病种MDT(多学科协作诊疗)活动,保障患者诊疗最优化。针对放射科流程信息化渗透率高、数据量大的特点,导入各类信息化创新,使放射科从登记检查到诊断各环节的效率、质量大幅提升。

(校工会 陈琳 审稿 黄丽 陈虎)

下一条:学校工会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