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杰出青年

第十一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事迹材料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3-04-21      点击量:

徐冶琼,女,中共党员,1986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市,现任历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自参加工作以来,获得“ 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湖北省“高校系统践行群众路线好干部、好党员先进典型”、“武汉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武汉大学优秀专职团干”等荣誉,并获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优秀博文奖等。

 甘于奉献: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对学生工作,徐冶琼有着深厚的感情。读书期间先后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和研究生会主席的她热心于各类学生活动,正是由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她毕业后选择留校做一名辅导员。工作后的徐冶琼意识到,学生工作不只是兴趣,更是责任,辅导员要作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徐冶琼深入学生,宿舍、操场、课堂、各类学生例会、学生活动,有学生的地方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徐冶琼身处学生工作一线同时面对全院4个年级本科生的所有学生工作内容,面对繁杂的工作,她不但没有草草应付,反而发挥优势、把工作做得更认真、更细致。在徐冶琼的办公电脑里有定期更新、细化到每位学生的动态表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情况动态表”、“挂科及缺学分情况动态表”、“毕业生求职状态动态表”……每位学生的信息存在电脑里,更印刻在徐冶琼的大脑里。

 她关心学生,“学生怎么想”,“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学生需要什么”……这些都是徐冶琼经常思考的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徐老师,最近有空吗?我想跟你聊聊”,徐冶琼每周都会收到这样的短信。她珍视每一个学生主动和她聊天、向她寻求帮助的机会,因为那是学生向她打开的一扇扇窗;她也关心着每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因为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光芒。渐渐地,徐冶琼成了很多学生的知心人,成了学生遇到困难时想要倾诉的人、获得成功时想要分享的人。

 她影响学生,以行动示范。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中午、晚上、周末都常常是举办学生活动的高峰期,“五加二”、“白加黑”是工作的常态。然而她却对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对学生来咨询的每个问题都耐心地回答。这些都被学生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勤于学习:做职业化与专业化的辅导员

 正如获评“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后,她作为全国高校辅导员代表在2014年全国大学生和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座谈会发言中所说的,“怀揣对学生最真挚的关爱、对学生工作最赤诚的热爱,视辅导员为高尚可敬的职业,也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提升职业能力使这份爱不仅有温度更有力度”,徐冶琼在工作岗位上用职业能力为爱添翼。

 她锻炼沟通能力,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启发学生的沟通“三步曲”。她培养创新能力,从学生中发现特点、从生活中激发灵感,因此,面对个性化的“90后”,徐冶琼为学生量体裁衣、提供“私人订制”服务。她增强网络素养,QQ、人人网、微博、微信,学生使用的新媒体上都有她活跃的身影,注重用户体验、联合线上与线下,她把互联网思维体现在学生工作里。她提升文化素养,以历史为切入点,发挥历史文化涵育功能,组织学生编写武汉大学学生爱校励志教育读本《珞珈风云》、指导学生每年坚持举办“历史文化节”,传播了历史知识、弘扬了历史情操。这些能力使她的学生工作提高了感染力、实效力,也助力她从校赛、省赛到国家赛一路凯歌,最终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

 而这些能力锻炼的背后,是徐冶琼的勤奋与好学。她积极开拓国际视野,2014年,她考取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阅读经典著作、学习研究方法、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以科研助力实践;她善于总结和反思,2014年,作为全国高校辅导员代表参与由中组部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新党员培训示范班交流,发挥高校辅导员育人感染力……辅导员徐冶琼在职业化与专业化道路上坚定前行。

 勇于担当:做建设“中国梦”的有为青年

 2014年5月4日,在2014年大学生年度人物和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天上午在北京大学考察的讲话精神并提出了殷切希望。会场上的徐冶琼倍受鼓舞,满满地记下了十几页笔记。“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这段话从此镌刻在了徐冶琼的心里。每当想起这段话,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使命感就油然而生。

 正是在这种使命的感召下,徐冶琼更将所从事的工作视为一种事业,爱岗敬业、勤于职守,从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教育、服务、管理好每一位学生做起,为学校教育事业做出应有贡献。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徐冶琼所在的历史学院也获得“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基层单位”、“武汉大学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珞珈十载,求学于斯、工作于斯,徐冶琼的身上早已烙下深深的珞珈印。作为一名珞珈青年,徐冶琼正在武汉大学令人振奋的发展态势中成长、正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用不懈的努力践行着珞珈青年担当,将个人青春梦想融入到武汉大学的发展进程中、融入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钟波

 钟波,博士,1983年12月出生,2001-2005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系英语专业,2003-2005年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修读第二学位,同时获得文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学位。2005-2010年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3月引进至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职。现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细胞生物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钟波教授的研究方向为炎症反应与肿瘤发生,主要关注炎性因子诱导表达的机制以及相关炎性因子抗感染与肿瘤发生的机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1)发现介导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关键蛋白——MITA,并对其活性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发现去泛素化酶USP25和USP18调控炎症反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子机制;(3)发现炎性细胞因子调控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过程。迄今为止,钟波博士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包括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JEM等,总影响因子超过100,被引用超过800次。多次受到“faculty of 1000”和“Nature China”的评论和关注,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其中,关于MITA的研究以“featured article”的形式发表于国际免疫学权威期刊Immunity(影响因子为20),该论文在发表后的半年时间里一直是Immunity网站下载阅读次数最多的20篇文章之一,Immunity同期配发的评述文章认为该项发现“填补了病毒核酸信号转导中的一项空白并推动了对抗病毒天然免疫的了解”。迄今为止,该论文已经被SCI他引逾300次。关于USP25的研究论文以“article of the month”的形式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26)。同期配发的评论文章认为“USP25调控IL-17信号转导这一发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迄今为止该论文被SCI他引23次。

 2012年,钟波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实现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百篇优博零的突破。在波士顿举行的美国免疫学家年会上,钟波博士提交的题为“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5 regulates TLR-induc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 via deubiquitinating TRAF3”的摘要获得“Abstract Award”,并获邀在分会场做口头报告。2010年获邀参加在德国举办的第六十届“诺贝尔获奖者大会”。2009年获得吴瑞奖学金,并带领研究团队夺得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提升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全国的知名度。目前钟波教授指导硕博连读研究生7人,并担任生科院2014级国际班班主任,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房海鹏

 房海鹏,男,198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在读。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参加工作,先后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院团委副书记,武汉大学校长办公室综合室副主任,现任武汉大学党政办公室综合室主任秘书。自工作以来,房海鹏同志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刻苦,踏实工作,曾作为学生辅导员独立负责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千余名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事务,得到师生一致好评。2011年调任学校机关后,先后负责过对外联络、信访、办公室综合事务等工作,曾获评“武汉大学军训工作先进个人”、“武汉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与消防先进个人”、“武汉大学机关与直属单位作风建设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一. 精心、暖心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事务工作

 硕士毕业后,房海鹏同志留校担任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本科学生辅导员,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家刚刚经历过5.19汶川大地震,9月份报到的新生中,即有来自四川震区家庭的学生。房海鹏同志提前准备,对震区新生的情况摸底后,结合学校、学院政策,对他们的报到及后续帮扶等事宜进行优化设计,使震区新生第一时间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心。做好辅导员工作,房海鹏同志深知最重要的是深入学生之中,亦师亦友,让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亲人,真正信任自己,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开展教育工作。经过两次转专业,房海鹏同志所负责的2008级学生突破千人,住宿分散在校内不同园区,房海鹏同志利用下班时间,用了两个半月深入全部宿舍与学生面对面坦诚交流,帮助他们进行大学生活规划及思想引导,鼓励他们发挥自己所长,去开拓属于青春的风采。毕业时节,房海鹏同志负责的2008级学生中既有十大风云学子,又有世界记忆大师;既有前往世界名校深造的学霸,也有已经在创业圈内小有名气的“总裁”,且读书期间千余名学生无一人发生安全等重大事故。房海鹏同志在担任辅导员期间,同时负责了全院近4000名本科生奖学金、助学贷款专项工作,每年报送到学校奖学金及助学贷款总额近300万元无一出现差错。

 二.热心、细心做好重要接待、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办公室是学校上传下达的中枢部门,承担着学校重要接待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自2011年调入学校机关以来,房海鹏同志积极学习业务知识,认真思考,仔细落实,协助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多次受到领导、同事及来校考察访问单位、人员的肯定与表扬。

 “接待事宜无小事,细微之处见功夫”,房海鹏同志认为,整个接待工作的成效影响着来访者对学校的第一感知。尤其是对于初次到访的客人,接待工作包括接待人员是他们了解学校的第一扇窗口。2012年10月,西部某高校来校访问,从调研名单中,房海鹏同志敏锐觉察出可能有少数民族同志,并在安排工作餐时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调研结束临行时,该校领导握住房海鹏同志的手说:“武汉大学是此行调研的几所高校中,唯一一所工作餐安排中体现尊重少数民族信仰的高校,从这点小事就可以看出武汉大学工作细致,推而广之,武汉大学在其他方面肯定也是全面周到,衷心希望武汉大学能够更上一层楼。”

 正是有这样的肯定,在加班加点的联络工作中房海鹏同志总是任劳任怨。由于接待工作经常存在临时变更的因素,为保证接待质量,多少华灯初上的晚上,他在接到变更信息后马上回到办公室重新修改接待方案;为了能让来校访问的客人对学校印象深刻,多少周末他放弃休息时间向专业人士请教校史掌故。

 2013年校庆前夕,房海鹏同志被抽调到校庆工作接待专班,全程负责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院士的接待工作,房海鹏同志接到任务后,多次与北京大学沟通、联系并准备详尽的接待方案,同时及时向负责领导报告,确保了整个接待活动与校庆庆典大会的无缝对接。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地方政府代表团,从教育部等部委到兄弟高校,四年来,房海鹏同志与其他同事一起,完成了接待访问300余次,共计2400人次,并保证了接待工作的零失误。

 三.耐心、沉着做好信访工作

 办公室承担着学校大量信访工作,作为办公室人员,房海鹏同志秉承“首问负责制”,对前来反映问题的教职工总是能做到热情礼貌、耐心解答、态度谦逊。学校发展建议、空巢老人生活、家属区环境等等,房海鹏同志对每个诉求认真记录并与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沟通,努力与职能部门一道解决教职工遇到的实际问题。

 由于信访工作的特殊性,各类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发生,面对突发事件,房海鹏同志能够做到沉着冷静,机智敏捷。2013年5月26日,学校某位退休职工因个人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持刀进入行政楼102办公室,情绪激动拿着刀挥舞,后欲割腕自杀。此时,行政楼内正在进行校长办公会,半小时后还有客人来校参观,如情况恶化后果将不堪设想。见此情况,房海鹏同志迅速起身,一边诚恳微笑主动同来访人交谈,一边思考如何将其情绪安抚下来,从而确保办公室人员乃至行政楼安全。在主动交谈的过程中,房海鹏同志快速的抓住上访人的主要诉求点与倾诉要求与其深入交谈,并借上访人从口袋里取材料、注意力转移时机,迅速将其手中水果刀夺下,避免了灾难性的后果的发生。四年多来,房海鹏同志共计完成群众信访600余人次,无一例信访恶性后果发生,也实现了接访工作零投诉。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房海鹏同志始终坚信,将个人奋斗融入到“武大梦”的圆梦过程中去,是每个武大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房海鹏同志将继续充满激情,踏实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常德华

 常德华,男,年月 197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士学位,1995年6月——2000年1月,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生食堂班长,2000年2月至今,武汉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食堂经理。

 教学科研、管理、后勤人员构成了学校教职工的三支队伍,而三支队伍中,最不起眼的就是后勤队伍,基础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后勤人不能做出丰功伟绩,每天只是与油烟、灰尘、花草等打着交道,但是他们却用日复一日的敬业服务,用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全力付出,用“牺牲小家、服务大家”的精神,开展了餐饮、运输、商贸、维修等各项工作,确保了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正常进行。而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梅园教工食堂经理常德华同志正是广大后勤人的一个缩影。

 一、不惧辛苦,勇挑重担

 食堂里无论是洗菜、炒菜还是搬运、保洁,什么岗位的工作都能顶上;全年考勤工作时间达到3000多小时,平均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无休息,这就是常德华同志的工作状态写照。

 常德华先后负责“珞珈面馆”湖滨店、梅园教工食堂的筹办工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常德华同志却是迎难而上,在人手少、可借鉴经验少的情况下,凡事亲力亲为,努力开创着为师生做好服务的新路。

 其中,在“珞珈面馆”湖滨店期间,为了强调保洁卫生标准,他带头贴着地用钢丝球刷洗排水沟;为了环境美观,他和员工一起用铲子一点点地铲除地上磨损破旧的地贴,手上磨出血泡;面馆开业的前一天,他通宵呆在面馆加班,完成了大厅的地贴、清洁卫生等收尾工作,直到凌晨三点,才打了个盹,早上6点迎来面馆正式营业,又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做完宵夜。因为心中挂记着新开业的面馆的安全值班、规范操作、出品质量等诸多的事情,在刚开业的那一段时间里,他基本上每天都是凌晨3点多到食堂,晚上11点多才回家略做梳洗休息,睡眠极少,整个人疲劳地站着似乎都能入睡。

 在筹办梅园教工食堂期间,面对楼层较多、但每层相对面积不大的情况,为了做好布局设计,尽可能地打造舒适、温馨的就餐环境,常德华带着另一位筹办人员,一次次地跑装修市场,一次次地查看装修图纸,一次次自己蹲在地上、趴在地上去测量面积,与设备尺寸做比对,精益求精、力求在提升场地使用效率的同时体现美观、大方。

 作为食堂经理,他总是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从早上6:30——晚上10:30,常德华每天基本上都是长时间地守在一线,哪里工作繁忙,哪里岗位缺人,他就自己顶上。梅园教工刚开业时,由于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前期按原定计划营业额招聘的人员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他在临时招不到合适员工的情况下,自己到厨房帮忙切菜、洗菜,甚至因搬大筐的菜把腰扭伤。在今年樱花节期间,教工食堂人流量急剧增加,米饭不够供应,又是常德华带着一名员工向梅园食堂借用散饭车拖来近300斤的米饭;他还和其他员工一起用平板车去运送倾倒近300斤的垃圾,穿着经理服的他,看上去分外狼狈,甚至因为负荷太重,他的腰再次扭伤,可是,他却没有一天的休息,仍然带病坚持在岗位上。

 二、贴心服务,注重细节

 在常德华的脑海中,有数个既寒冷又温暖的大年三十夜晚的记忆。那时他担任食堂红案班长,为响应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每年大年三十邀请留校学生吃团年饭的传统,他要为学生准备好丰盛的晚餐才能下班。看到那些留校学子聚在一起,开心地举起筷子,品尝热气腾腾地菜肴,他也觉得温暖喜悦。但拾掇完烹饪工具、场地走出门,已是寒冷的冬夜。公交车早就下班了,他只能步行数站路,看能否运气好点搭辆车回家和等候的家人一起吃团年饭。虽然寒冷辛苦,但他觉得值得。

 每年军训的时候,常德华为了让新生初到外地也能感受到饮食人的关爱,他会与来就餐的新生攀谈,询问他们是否习惯武汉的生活,并给他们递上餐巾纸,使他们缓解对学校的陌生感。在他的电话本里面有近70个学生的联系方式,那是他长期坚守一线,利用就餐时间询问学生们对面馆的建议、就自己的生活阅历与学生们交心谈心所结识的朋友,很多学生都亲切地叫他“经理哥”,还有的把常德华当做自己的好“哥们”。

 他把学生当做朋友,或是小辈的亲戚,并号召其他员工也都如此想。若是在食堂捡到了学生遗失的物品,员工们都是及时寻找失主。仅以珞珈面馆一年时间为例,就捡到并归还遗失物品170余件,其中有未开封的单反相机3台,笔记本电脑3台,钱包现金若干。一位新闻学院的学生,丢了相机近3天才来领取,并说放心面馆的叔叔、阿姨会帮他保管好的,简简单单的“放心”两个字体现的却是学生们的信任。

 教工食堂开业后,常德华积极与教工沟通,发放宣传单,听取教工意见,结合湖北地域特色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改良口味。此外,他还在饮食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大胆引进了烹饪机器人、切菜机等先进、新型的机器设备,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吸引了师生及广大社会媒体的关注。为了给教工带来常变常新的口味感受,常德华在菜品上不断调整,每周更换一次菜品,推出了基围虾、小黄鱼、羊肉、牛肉、牛蛙、鱿鱼等与普通大伙食堂不同的特色菜品,提供免费汤、稀饭、水果等,并设意见卡随时关注、征询教工们的意见,满足教工的需求,按照集团、中心的指示,教工食堂以服务效益为重点,获得了教工们的广泛好评。在内部调整完毕的基础上,结合教职工的需求,常德华还增加了盒饭外卖业务,平常每天售出50——100多份,高峰时期每天200多份,人手忙不过来,他自己到各院系联系业务,并用自己的车运送盒饭。

 曾经有一次,某学生在教工食堂就餐时,因员工误操作,多刷了4元多现金,学生当场郁闷离开,虽然金额不大,但考虑到尽量要让来就餐的人员都能满意而归,常德华一方面在食堂的失物招领牌上公示信息寻找多刷卡的同学;一方面与学校卡务中心联系,争取通过刷卡时间、流水金额寻找,最后该学生的同学看到信息后告诉了该学生,他很高兴地到食堂将多刷的费用再行消费。

 三、服务师生,公而忘私

 通俗的说,饮食人的工作职责就是一日三餐给师生们做饭,但与此同时,给自己的家人做饭、或者跟家人一起吃饭却成了一种奢望,对于常德华来说,这也是让他觉得愧疚的地方。

 2004年,常德华被外派到校外某食堂工作,该食堂除了日常饮食服务,还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开水的工作,每天都要使用锅炉烧水。某次锅炉故障连夜抢修,常德华去查看锅炉的修理情况,却因晚间视线受限,一下子失足从3楼摔落。颅内出血、颈椎骨折,吐血、昏迷等症状相继发生,医生直接下达了可能成为植物人或高位截瘫的病情通知书。虽然,幸运的是他硬生生地挺了过来。当看到来医院探望的年幼的女儿,一向坚强的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这是对自己得以恢复的庆幸,也是对自己疏于照料家庭的歉疚。1个月以后,常德华颅内出血的问题消除,颈椎也得到了不错的恢复。医生诊断判定可以出院,另需静养半年。可挂念着食堂的工作,他只在家休养了10天就又投入了工作,为了减少奔波,他甚至搬到了食堂住宿。

 2014年年底、2015年2月,常德华年迈的父亲因身体不好住院,他白天从早到晚在单位上班,晚上还要到医院照顾老人,有时候他就直接睡在医院的凳子上,可由于日常工作繁忙,父亲纵然生病住院,他都没法儿送来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他的心中是深深地愧疚。长时间的奔波疲惫,他的体重甚至骤减了20多斤。

 在高校后勤战线上,正是有着一批像常德华这样的同志,分布在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为学校作出了贡献,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批同志,甘于平凡、默默无闻,才使得学校各项基础工作有了可靠的保障。



王爱菊

 王爱菊,女,中共党员,1975年10月生,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副主任。王爱菊老师是第一批武汉大学70后青年学者学术团队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此外,她还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西方文化概论”主讲人,被评为2014年武汉大学先进女教工、2011年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07年武汉大学校级“优秀班级导师”;荣获2009年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武汉大学“澳鄂大专人士协会陈国成奖教金”、2006年香港道风青年学人奖学金。同时,她在管理工作中成效显著。在2008、2011-2013等4个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一、她是一名潜心学术、成果丰硕的科研工作者

  在科研中,王爱菊老师将哲学思辨和文学研究相结合,沉浸其中,好之乐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各类项目8项,主持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洛克哲学视角下的十八世纪英国文学”(13CWW004);主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洛克哲学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11YJC752021);主持2011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英国自然神论研究”(2011LZ022);参与2013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韦尔蒂作品的身体文化研究”(2013197);主持2014年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科前沿追踪项目“方法与主题: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前沿研究”;主持2015年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孤儿形象研究”;主持2008年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理性与启示:英国自然神论研究”。

 2012年,王爱菊老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理性与启示:英国自然神论研究》。近些年里,出版4部学术译著,其中包括《洛克宗教著作选集》(香港道风书社,2008)、《论自由思想》(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忏悔录》(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基督教的合理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在《外国文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包括A&HCI期刊论文1篇,CSSCI期刊发表论文7篇,其科研成果在外语学院教师中非常突出。

 此外,王爱菊老师还是第一批武汉大学70后青年学者学术团队“新形势下的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团队带头人。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王爱菊老师以身作则,奋发向上,带领团队在学术产出上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共主持和承担各类项目23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5部,2人入选“珞珈青年学者”,6人获得出国研修机会。在王爱菊老师的带领下,该团队获得稳健而快速的集体性成长,成为外语学院的科研中坚力量。

 二、她是一名启迪智慧、学生热爱的教学工作者

 从教以来,王爱菊老师总共承担了16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本科生骨干课程“西方思想经典导读”、“文学概论”、“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综合英语”、“语音与朗读”、“写作”以及研究生课程“西方文论”、“英国文学导读”和“英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研究”。此外,还承担了全校公选课“西方文化概论”和“英语诗歌欣赏”的教学。作为主讲人之一主讲的“西方文化概论”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之后,于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英语诗歌欣赏”是“西方文化系列课程”之一,该系列课程在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她所参与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多模块构建”项目被评为2011年武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2年,被评为外语学院“优秀本科生班级导师”。2006年,获得外语学院教学比赛一等奖、武汉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决赛二等奖。

 在教学工作中,王爱菊老师用心备课,以饱满的热情传授专业学科知识,她的课总是激情飞扬,富于哲理和人文精神,不仅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品鉴英语语言的优美,而且还原历史语境,贯穿英美文学传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受到学生的赞誉。更为特别的是,王爱菊老师不仅在课堂上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英文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普遍比较薄弱的特点,她在教授的每一门课程中热情鼓励学生追问和质疑,耐心帮助学生对于英美文学和文化进行辨析和思考,积极鞭策学生养成独立判断的习惯。她讲授的《文学概论》和《西方经典思想导读》,不仅视野开阔,旁征博引,而且趣味盎然,启迪智慧,在教学风格上清新独特,深受学生的喜爱。

 此外,王爱菊老师信奉“教育的本质是爱”的原则,关心学生在智识和心理上的成长,在很多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心,巧妙利用QQ群以及课间和课前十分钟与学生充分交流,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爱菊小天使”。

 三、她是一名热情稳重、成效显著的管理工作者

 作为外语学院英文系副主任,王爱菊老师团结同事,服务大家,不仅以身作则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兢兢业业,而且在繁杂的行政工作中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务实稳重,大事从不糊涂,小事安排妥当。在负责英文系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时,认真做好每件事情,细心处理好每个环节,真心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教学课程安排,还是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王爱菊老师很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院系一线教学管理工作琐碎繁重,但是王爱菊老师积极开动脑筋,摸清规律,精心安排,细致执行,将英文系的教学工作处理得有条有理,井然有序,获得全系师生的满意和称赞。

 王爱菊老师自任教以来,潜心科学研究,认真教书育人,细致安排管理,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踏实的态度投身于工作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外语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方德斌

 方德斌,男,生于1976年5月,汉族,安徽省舒城县人,中共党员,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系统工程博士。1994年至1998年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工程施工专业攻读学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武汉大学水电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武汉大学系统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7月留校任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2005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2006年任硕士生导师,2007年-2009年任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2007年9月-2008年1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2012年入选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珞珈青年学者。2013年任博士生导师。同年10月任教授。2014年入选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珞珈特聘教授。

 一、教学工作兢兢业业

 方德斌老师注重引入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教学研究,主持完成了1项湖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近五年来主讲本科生核心课程《应用统计学》,研究生核心课程《运筹学》和《项目风险管理》,由于这类偏重技术型与数理的课程晦涩难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以确保让学生掌握所授知识。方德斌老师课前认真备课,力求讲课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的逻辑严谨性;同时注意授课内容与学术领域前沿相结合,藉此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方老师也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2011年指导本科生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指导的14名本科毕业论文中有6名同学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称号,其中1名同学“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作为研究生导师,方德斌老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更是无微不至。积极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开展学术交流,获得启发。2010年指导研究生获得“蓝月亮优秀研究生导师奖”。指导毕业研究生9名,获得了良好的就业,1人直博,8人进入国网公司、中冶南方等大型国有企业。方德斌老师也在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给予积极的关心和帮助。

 二、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能源局招标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9项,横向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6篇被SSCI/SCI数据库检索,EI数据库检索15篇,在本领域的权威期刊《管理世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上发表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受国家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待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2项(排名第一)。

 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3135:基于拍卖理论的流域梯级水电站群组合竞价策略研究,2012-2014,

 [2]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5CJY019: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监管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2006年—2008年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231007复杂不确定性多主体多目标合作博弈与协商谈判的合作机制合作模式》,2013-2017

 代表性著作与论文:

 [1]电力市场下发电公司竞价策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

 [2]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 Solving the logit-bas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problem with elastic demand based on the extended traffic network model,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39 (2014), pp. 112-118(SSCI、SCI收录)

 [4] A double auction model for competitive generators and large consumers considering power transmission cos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43 (2012) pp. 880-888 (SSCI、SCI收录)

 [5] An improved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for solving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2015(SCI收录)

 [6] An Improved Predictor-Corrector Interior-Point Algorithm for 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with O(root nL)-Iteration Complexity,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2011, 1-12, (SCI收录)

 [7]考虑碳排放的发电侧多属性采购的第二价格拍卖,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8):1984-1993

 [8]不确定信息下准公共物品社会认可度与政府管制政策——电网运行的证据研究,管理世界,2012,(10):102-114

 代表性科研奖励:

 [1] 中国水电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2] A double auction model for competitive generators and large consumers considering power transmission cost,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三、社会服务工作孜孜不倦

 积极服务于社会,2013年开始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项目主任,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武汉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咨询专家。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博士论文评审专家。

 完成了 《“十三五”能源需求总量及结构变化趋势分析》,获得了国家能源局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为我国能源“十三五”规划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完成了《中国水电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获得了水利部部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柴松岳、中国电力集团总经理等专家的一致肯定,为我国水电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完成了《风电场项目运营效益分析与经营对策研究》,获得了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新能源公司的一致好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钱忠东

 钱忠东,男,1976年12月出生,江苏泰州人,致公党委员,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青联副主席、水利工程系副主任。兼任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青联委员等。2014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6年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入选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2012年“湖北省年轻干部成长工程”、2013年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

 科学研究的追求者

 钱忠东主要从事水力机械和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水力机械是工程性很强的学科,他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外水电工程的实际需求来提炼科学问题,并让研究成果回归工程实际。

 他一直关注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问题,针对以三峡水电站为代表的大型水电站的水力振动等开展了系列研究,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轮机全流道非稳定涡旋运动及压力脉动的机理研究”、“水轮机补气条件下的压力脉动机理研究”、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大型水轮机组水力振动的大涡模拟研究”等课题。首次建立了水轮机尾水涡带的结构模型,揭示了水轮机低频压力脉动和水力振动的机理,阐明了泄水锥改型、不同步导叶调节以及主轴中心孔补气减振的规律,为大型电站水轮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他关心母亲河黄河的高含沙问题,致力解决黄河两岸灌溉必备的抽水设备水力机械的泥沙磨损这一一直困扰水利人的难题,带领团队开展了长达10年的专题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水力机械计算流体力学”以及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题等。首次建立了水力机械高浓度水沙两相流模型,揭示了水力机械的泥沙磨损机理,并提出了副叶片、楔形槽等动态密封新技术和仿生叶片技术,为引黄灌区水力机械的长寿命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5篇,EI收录45篇,出版中文专著《水力机械计算流体动力学》和英文专著《Vibration of Hydraulic Machinery》。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代表性成果“大尺度高精度河道水流模拟的理论与方法”、“水体中污染物混合输移的机理及模型研究”、“现代电磁连铸技术的基础研究”等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级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5项。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2008年应邀担任第四届亚洲泵站前池模型测试研讨会主席,2010年应邀在流体机械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2011起年担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uid Machinery and Systems》编委,2014年担任该期刊副主编。中国致公党中央网站以“水力机械研究的探索者—记致公党武汉市委委员、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钱忠东”为题进行了报道。

 教书育人的耕耘者

 作为教师,他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一直主讲本科生专业必修课《水泵及水泵站》和研究生专业必修课《计算水动力学》。他认为教学是一种社会责任,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埋下学生今后工作中的隐患。在教学中,他努力将工程实际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习,多次获得教学督导组的好评。指导研究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科学前沿,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是研究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前提。对于每个研究生的课题,他都会进行多方面的调研和资料查阅。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多人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并多次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湖北省水利学会优秀成果奖。在教学、科研之余,他多次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流活动,将开拓学生视野、分享人生阅历作为学生课外辅导的一剂良药。

 担任水利工程系副主任后,他积极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突出“立足国内重大需求,提炼科学问题,争取国家级课题立项”的重点,在年青教师各类基金申请环节上下功夫、施援手,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评点、协助修改,部分年青教师已顺利获得国家自然级基金项目的资助。

 参政议政的建言者

 2013年,钱忠东担任湖北省政协委员。作为一名水利人,他一直关注湖北的水环境问题。他认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湖泊水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首要因素是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化肥进入水体后,导致江河、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等严重水环境污染。农药则在水体中大量沉积,直接影响两江百姓的饮水安全。2013年,向湖北省政协提交了题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保护湖泊水环境”的提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的社情民意信息,受到了省政协和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获评2013年湖北省政协优秀社情民意信息。2014年,湖北省出台了新的水污染防治条例。作为呼吁关注水环境的政协委员,他深感欣慰。

 2013年,湖北省遭遇了严重干旱,国家防总将湖北省列于全国前三的重旱省份。他利用在基层挂职锻炼的机会对多个地区的旱情进行了深入调研。他认为,引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抗旱中出现了两头通、中间堵的尴尬局面,种植结构不合理导致抗旱成本急剧上升。2014年,他在湖北省政协会议期间提交了题为“关于完善抗旱体系、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的提案。他的提案和建议在省政协会议上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关注。2015年,获评中国致公党武汉市委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社会服务的践行者

 2013年5月,受组织委派,钱忠东赴武穴市挂职副市长,协管农业。他深入基层,务实工作,吃苦耐劳。运用专业知识,谋划当地农田水利建设,为武穴市经济发展作贡献。上任伊始,他对武穴市的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做了深入调研,做到未雨绸缪。2013年武穴市遭遇了严重干旱,他带领水利局、农机局、农业局等部门同志顶着高温,走遍了受灾的每一个镇,利用渠系、塘堰研究水源调配方案。实现了武穴市2013年中稻不减产的喜人成绩。抗旱中,他和群众打成一片,问计于民。抗旱结束后,他对群众采用的各类抗旱措施进行了提炼总结,“武穴市十法并举抗大旱”的工作经验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上报道。在挂职的一年间,他始终主动作为,加强了学校与地方的联系和合作,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罗大极    

 罗大极,男,198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他热爱生命科学,从大学开始,便专注于生命科学研究,2008年刚刚成为基础医学院遗传学系老师的他留给大家的印象是个腼腆的邻家男孩,他执着于性别调控机制研究和探索生殖相关的疾病动物模型; 2014年,当他在武汉大学讲课比赛上挥洒自如侃侃而谈时,大家惊喜的发现一个教学明星的冉冉升起。7年的时间,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他视学生为朋友给予无限的体贴关怀……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学系副教授不仅是一个与生俱来的“科研达人”,还是学生心目中的“阳光暖男”。

 独辟蹊径求创新

 罗大极在求学阶段,就表现出了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和过人天赋。高中时,他以湖北省生物竞赛第三名进入省竞赛队,在多个省级、国家级生物学竞赛中崭露头角。199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班,2003年被推免硕博连读研究生,师随朱作言院士,从事遗传学研究。

 和生命科学研究结缘绝非偶然,而是源自罗大极本真的兴趣。任何困难在兴趣面前都显得十分渺小,他总是怀有一腔热情地在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基础医学领域后,他独辟蹊径,以青鳉这种“冷门”、但与人类有着相同性别决定方式和相同昼夜活动周期的脊椎动物模型来代替常用的大鼠、小鼠等医学“热门”、但是昼伏夜出,可能与人类生殖行为和内分泌调控迥异的动物模型,来研究遗传与生殖相关疾病。

 他改进了TALENs基因敲除平台,建立20多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发育和生殖相关基因敲除的斑马鱼和青鳉突变体材料,用于研究遗传和生殖相关疾病。他连续在2区杂志Endocrinology(Top Journal),Methods等发表多篇与TALENs相关的论文,2014年6月,他作为通讯作者的文章Efficient knockout of transplant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in Medaka using TALENs 在生物技术2区杂志《Marine Biotechnology》作为了封面文章。相关方法引起了香港中文大学,台湾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中国科学院同行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获得了PNAS,Endocrinology等权威期刊的正面评价。

 近5年来,罗大极独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和省级项目6项;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和子课题负责人参与973计划和863计划各1项;在《Endocrinology》(2区,内分泌Top Journal),《Methods》(2区,方法学),《Biology of Reproduction》(2区,生殖第3)和《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医学2区)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18篇论文和多篇核心期刊论文。

 现在,他是中国遗传学会会员,2012年他成为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3区,IF=4.372),《PLoS One》(3区,IF=3.534)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三尺讲台绘青春

 2008年,27岁的罗大极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学系副教授,2011年晋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入选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工作七年来,他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把青春绘在了三尺讲台之上。

 罗大极主讲《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和留学生的《Medical Genetics》。他最大的特点是——教学课件精美,讲述极富激情,紧跟社会热点,善于旁征博引。一方面,把自己科研成果引入课堂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他锐意革新,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解释社会热点和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针对雾霾、PM2.5、高龄孕妇、遗传咨询等社会热点设计微课程,用业余时间录制,供学生们学习,其中微课《雾霾、PM2.5与溶酶体的那点儿事》被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微课程教学比赛。

 他积极参与芝加哥教学试验班PBL教学课程《细胞,分子和基因》(CMG)的改革,并发表相关教学论文;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先后在首届全国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优胜奖,武汉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第一名,武汉大学医学部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第一名等各种教学奖励。连续多年在学生评教评学中名列前茅。

 作为教师,他在教学科研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同时,曾担任过工会组长,积极配合和参与学校和院工会的各项活动,在学校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中都有良好表现。担任过教学秘书、科研秘书、党支部组织委员等,他全面发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工作7年,3年评优, 201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党员。

 “80后”阳光暖男

 作为一名“80后”青年教师,罗大极的“学生缘”十分好。他是基础医学院第一批烛光导航导师,先后辅导了十多位医学专业本科生。其中有贫困生,有少数民族学生,在他的悉心引导下,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在专业课程和社团活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13级学生吴东阳评价:“罗老师与我分享大学本科时的学习经验,把我当朋友一样,每个月都找我谈心,是他让我很快的适应了大学生活,我非常感谢他的无私陪伴与引导,才有了我现在的成绩。”

 来自新疆阿克苏阿凡提县的古丽不斯旦,每每提起罗老师总是赞不绝口:“我来自新疆,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一些,《细胞生物学》学习过程中有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他不辞辛苦,兢兢业业的辅导和帮助我。”

 罗大极是2014级七年制四班的班级导师,班长杨宇回忆说:“在入学第一次班会上,罗老师和我们分享学习经验,他很亲切,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我们很喜欢他。”在学生中,“有困难找大极”的口头禅广泛流传,他为学生提供了家的温暖。

 他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早日进实验室,常年指导本科生大创项目和本科生暑期实习。陈和强等同学申报获批2010年武汉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慢性镉染毒对小鼠卵细胞生成影响的研究》,并发表论文。

 他带领着“武汉大学赴江西省抚州市孝桥镇孝桥村等辖村基层医疗项目调研及口腔卫生知识普及暑期实践队”队员走村走巷,七天时间跑遍了十几个村庄,躬亲示范,教学生学以致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实践队荣获了校级实践队,院级优秀团队等多项殊荣;队员罗若晨同学获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队长刘薇评价道:“罗老师对教书育人的执着信念和对事业的热爱,让我们深受感动。”



李涛

 李涛,男,湖北武汉人,1976年12月17日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讲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李涛同志能娴熟应对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现场抢救、跨省市抢救转运、院内急诊科抢救、重症监护治疗的无缝隙连接;在心肺脑复苏、各类中毒、危重症器官功能保护、脓毒症、创伤急救等方面均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他自2000年本科毕业留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以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日常治疗与抢救病患的工作中。在15年的急诊工作中,他始终把“尽可能用最少的费用解决病人最大的病痛”作为工作信条,在临床工作中练就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众所周知,急诊科是一个危重病人集中、病情变化迅速、各种危急状况突发的“凶险之地”,它要求医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应对素质与过硬的业务基本功,而且病患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经常会把怨气发泄到急诊医生的身上,但是李涛同志每次面对这一些,都能用关爱患者的一颗温暖的心去体谅,平静地面对辱骂指责,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药到病除。15年间,没有发生一起医疗纠纷与事故,多次收到病患的表扬信。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他作为专家组最年轻成员,两次进驻发热门诊,经手诊断了湖北省第一例非典患者。多次赴艾滋病重灾区随州、革命老区麻城为当地人民进行义诊与送医送药活动。在历年的卫生部和湖北省卫生厅“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活动中,被医院推选为业务过硬的受检人员,受到专家的肯定。

 同时他还非常热心参与向社会宣传普及急救知识、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和掌握基本急救常识的公益活动。2014年12月受中央电视台邀请,作客“CCTV-10健康之路”。2012年10月受湖北省红十字会、湖北卫视邀请,为鹦鹉洲大桥项目部的全体农民工传授急救知识。2009年5月-2013年9月对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电力学校、华中师范大学、中华路小学、国家电网洪山公司等单位的教职工、学生进行急救知识传授。2008年参加“奥运火炬武汉传递活动”的现场保健、两次参加武昌区消防医疗联合演练,对市民传授急救知识。2009年对武汉舰桥大队官兵讲解H1N1流感的防治与急救知识,还为歌笛湖社区、公汽510路司乘人员等多家单位讲解与宣传急救知识,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在急救工作的同时,李涛同志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从2002年至今,承担武汉大学“急诊医学”课、第一临床学院“五年制”、“七年制”学生的理论授课任务。2012年独立申请并开设了武汉大学“大学生急救新思维与户外模拟演练”的通识课,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李涛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将复杂难懂的医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讲析,同时还特别注重让学生感悟急诊医学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树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理念,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将所学回报社会的意识。2010年获得“武汉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后代表第一临床学院参加“湖北省首届医科院校教师教学竞赛”获第一名。2012年,经过武汉大学层层严格的选拔,李涛代表武汉大学参加“湖北省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理工组一等奖第一名。备赛期间,李涛坚持急诊一线工作,放弃节假日、完全利用业余休息时间紧张备战。虽然身体疲惫,但是始终斗志昂扬,最终从近三万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一成绩也实现了医学专业选手获得一等奖的零的突破。2012年代表学校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高等医科院校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得二等奖第一名。2014年8月再次超越自我,不畏各大名校和教学高手,为了母校尊严而战,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一等奖,为武汉大学赢得了荣誉,在青年教师中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2014年9月不畏疲劳,荣获“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首届全国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二等奖第一名。2015年2月荣获医学部最高荣誉“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奖”。除了承担理论授课任务之外,他还承担了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五年制”、“七年制”学生及美国、印度、索马里留学生的急诊临床带教工作。和蔼的态度、热情亲切的笑容,使得学生都乐于跟他交流。学生曾这样评价他:“李老师讲课理性、幽默、渗透多重艺术元素、耐人回味;内容丰富实用,走出课堂、师生对话等教学新思维对不同专业的同学都有很大帮助,增加了我们危机处理的能力;每节课最后的感悟部分非常给力,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科学;我希望李老师把这门课开下去,真的很好。”

 教学科研方面,李涛同志也一直积极进取。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武汉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4项,参编著作3部。

 李涛在武汉大学2014年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发言中深情地说出,自己非常幸运,幸运地成为武汉大学这棵参天大树上一片小小的绿叶,得到母校的润泽。周围有这么多关心他的领导、老师和同事,有这么多喜欢他的同学。是一个个巨大的枝干支撑着他不断成长,他也将努力支撑着新的绿叶使这棵大树永葆青春、枝繁叶茂。



倪彬彬

 倪彬彬,男,37岁,教授,中共党员。国际无线电联盟URSI“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国际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优秀审稿人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空间科学青年领军人物论坛”中方代表。

 一、志存高远,勇于担当

 倪彬彬教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工作中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正直、诚信的他,具有非常强烈的的正义感和事业心,关心爱护学生。自2014年担任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秘书长以来,本着服务于学院、团结青年教师共促发展的宗旨,积极组织、开展多个层次的学术交流与访问,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与环境,并主动筹划科研之余活跃气氛的文体活动,在加强青年教师沟通交流、学术交叉、平台建设以及促进学科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其中青联会发起的每周五“咖啡吧”(Coffee break)活动以及延续传统、精彩报告纷呈的“青联会前沿论坛”活动顺利开展,收到了学院老师、本科生以及硕博研究生的普遍欢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事事处处都体现着党员的先进性,在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教书育人,循循善诱

 倪彬彬教授爱岗敬业,热心教学。他承担本科生课程《微波技术》,教学效果优良,对教学非常认真和执着,备课认真、讲义清晰,反复琢磨修改。他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讲课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富有启发性,概念交待得清楚易懂,物理过程分析透彻清晰,公式推导简明扼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与课程要求,突破一定的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他言传身教,做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他积极承担2014级新生班级学术导师以及2013级学生的科研指导老师。他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而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对2014级学生,倪彬彬同志更多地结合个人经历,建议他们尽早熟悉大学新环境,珍惜时间,多方面提升自己,建筑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奋斗,做一个拥有H.O.P.E.(Happy, Open, Persistent, and Efficient)的德才兼备人才。他以提供贴近科学前沿的研究课题并进行定期指导为契机,激发并鼓励学生们的研究兴趣与热情,实际锻炼他们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才干,为他们后续的深入学习、学业规划以及事业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他指导的2013级本科生五人科研团队提交的研究课题申请已通过学院的答辩考核,推荐到学校申请“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三、博学多才,追求卓越

 倪彬彬教授学术上勤于钻研,功底深厚,科研成绩突出。多年来主要从事地球磁层辐射带动力学、空间等离子体波时空分布、共振波粒相互作用、空间天气建模、粒子沉降与弥散极光、多卫星数据分析校正及同化等具有挑战性的国际前沿课题。他在“数据分析”、“数值模拟”、“理论发展”及”试验设计”等多方面都有较好的工作经历及研究积累。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Nature》(2篇)、《Geophys. Res. Lett.》、《J. Geophys. Res.》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SCI文章93篇,文章SCI引用总数达1500多次,其中一些科研成果得到包括Natural Geographic Daily News、New Scientist、Science Daily、Space Daily等众多媒体网站新闻报告并转载。2013年以来共主持7项各级别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人才计划项目1项),总经费达500余万元。另外,他与国内外科学家及地球磁层研究团队建立了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美国UCLA、LANL实验室、NOAA、University of Iowa、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英国BAS实验室,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卡尔加里大学,国内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科院空间中心、中国科技大学等。倪彬彬同志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以及科研院所给邀请报告30余次,是14个国内外著名科学杂志的长期审稿人,并担任杂志《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Geophysics编委。他10次担任国际/国内会议的专题主席、共同主席或召集人,包括主持2011、2013年美国AGU秋季国际会议“内磁层/辐射带”专题、2009-2011年美国NSF GEM夏季年会“弥散极光”专题、2013年第三届全球华人太空科学大会“磁层/等离子体”专题以及2014、2015年国际AOGS学术年会“磁层辐射带”专题。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的学术创新和科学价值:

 1.地球弥散极光成因及其全球分布特征——他将现有卫星观测数据与发展的数值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合理解释弥散极光成因及全球分布特征方面做出了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性工作。其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学科著名学术期刊《Geophys. Res. Lett.》,专家认为“该工作定量解决了弥散极光电子沉降物理机制的主要疑惑,是一篇及时、有价值的优异文章。”该工作得到国际同行专家充分肯定,SCI引用已达100多次。

 2. 磁层空间共振波粒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与数值建模——他与加拿大Danny Summers教授共同发展了平行传播空间等离子体波与辐射带带电粒子共振作用的理论模型,相关结果以两篇文章发表于地球物理学科著名学术期刊《J. Geophys. Res.》。该工作得到国际广泛认可,发表的两篇文章得到频繁引用,SCI总引用分别为132次与210次,成为研究共振波粒相互作用过程的经典文献。

 3. 地球辐射带动力学过程的数据同化建模——他与合作者发展的辐射带能量电子数据同化模型是为数不多的利用多卫星空间观测结合径向扩散模型重构辐射带电子时空分布的大型模型之一。其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学科著名学术期刊《J. Geophys. Res.》,评审专家认为“该工作新颖、有价值,是辐射带数据同化研究的重要补充。

 4. 利用低高度卫星电子数据反演哨声波全球分布的新模型、方法及应用——他自主创新建立了低高度卫星观测到的沉降与捕获电子通量的比值与地球空间哨声波幅度的定量关系模型,该方法尤其有利于建立磁暴期间基于在轨粒子数据的动态、准实时波动全球分布模型。

 四、严谨笃学,勇攀高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倪彬彬同志2005年获“国际无线电联盟URSI“青年科学家奖”;2008年获“国际旅行奖”参加美国“日地空间能量传输过程”国际会议;2010年作为论文指导人之一获美国AGU秋季会议“优秀学生报告论文奖”;2011年获“国际旅行奖”参加加拿大“地球辐射带与内磁层”AGU Chapman国际会议;2014年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加“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空间科学青年领军人物论坛”,同年被评为我院年度考核优秀;2015年获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国际权威期刊《Geophys. Res. Lett.》“优秀审稿人奖”。现为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磁层与空间天气实验室负责人,担任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秘书长。自2012年起任《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Geophysics编委。

 (汇编 唐兴亮)


上一条:关于表彰第十二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授予徐冶琼等10名教职工第十一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称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