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武汉大学师德标兵评选日前揭晓,10名教师入选,分别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石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张祖勋院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宪、印刷与包装系教授万晓霞、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杜青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建波、基础医学院教授汪晖、水利水电学院教授杨金忠、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尚涛、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何启强。
石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石兢一直担任学院的主干课程,每年都会接触大量学生。他常常思考,“如何在有限课堂里,传授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他终于找到了答案:作为教育者,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他从不直接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是常常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手,生动地阐述其中深奥的物理知识,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最基本的物理语言描述艰深的科学研究成果;重在培养学生敏锐的眼光,捕捉物理学界的新变化和新进展。
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一位慈祥的长者。在学术科研过程中,他又极其严谨。石兢告诫学生对科学要怀有敬畏之心,“我们要尊重实验事实”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恰恰体现了他对科学的敬畏,对科学的信仰,对科学的坚定。
张祖勋:生命的宽度在于执着
“你要走,即使走了弯路也不要紧,但不能站着不动。你得不停往前走,执着地去追求。”中国工程院院士、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张祖勋教授总是鼓励学生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
多年来,他坚持在科研一线,指导学生从事数字摄影测量的应用研究。如今,76岁的他依然行色匆匆,忙于学校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实验室的筹建工作。李德仁院士也不禁感叹,“他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有着用不尽的闯劲和求知欲。”
他推动了摄影测量领域的一次革命,主持研制的全数字划自动测图系统应用,为汶川地震灾区提供第一手遥感数据……他用亲身经历证明了,唯有执着,才能创造宽广的人生。
黄宪:德为师之魂,才是师之本
30年来,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宪从未离开过教学第一线。
他所面对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三类。他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于本科生,尽量深入浅出,用平实的专业语言讲述枯燥难懂的经济学理论。对于硕士生和博士生,则尽量使用经济学和金融学范式语言,同时引导研究生们积极思考,鼓励争论和批判式思维的学术氛围,加强训练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如果说德为师之魂,那么才就是师之本。黄宪主攻领域为货币金融学、银行管理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迄今为止,他已经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项6项,主持国家自科和国家社科项目6项和多项省部级项目。
万晓霞:学生的“知心姐姐”
在印刷与包装系,一说“霞姐”,大家就明白指的是万晓霞教授。
她是学生公认的“知心姐姐”,学生都这么称呼她。她特别享受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光,这也是她这么多年坚持一线教学工作的原因之一,“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总是能给我新的思路。”
这个称呼的由来,还因为其在系里“领头羊”的地位。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她共发表50多篇研究论文,编辑出版4部科技图书,获得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主讲的《印刷概论》入选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是国家“毕昇奖”的获得者……
万晓霞一直给学生强调,做学问要有忧患意识,“必须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提前筹划未来。”她对比国内外印刷业,了解我国印刷业的不足之处,立志走出一条国际化的科研、教学道路。
杜青钢:在快乐中教书
在法语系,杜青钢教授及他的课有口皆碑。他为人幽默乐观、豁达儒雅,自有学者的气度和长者的风范。他的课堂如其为人,少有说教,却让学生在不经意的谈笑之间获益匪浅,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更是在心灵上有所启迪,在人生上有所感悟。
他会认真指导学生论文的每一稿,逐字逐句地悉心改正、调整,小到符号的添删,大到篇幅的增减。他看过的论文,通常被红笔和蓝笔画得密密麻麻。
无论再忙,他始终心系学生。利用社会资源,为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贫困生设立了10万元的奖学金;每学期为学生就业、读研写50多封推荐信,以及联系实习单位等。他最爱和学生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低落时给以鼓励,困惑时给以解答,颓唐时给以警醒,得意时给以叮嘱。
作为我校法语系学科带头人,他全面负责申报法语专业博士点工作。撰写宣传材料、统计各类数据、走访国内专家……为我校最终获得法语博士点做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我校乃至湖北省外语学科博士点的零突破。
王建波:散发着人文关怀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建波是“烛光导航工程”的倡议者之一,也是积极实践者,2012年被评为“优秀导航师”。
几年来,他全程“跟踪”学生大学四年的发展变化,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科研训练、生活心理等方面给学生全面指导。
这位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教授也散发着独特魄力。一直以来,他致力于教学改革。针对低年级学生目标不明确、对生命科学框架难以把握等问题,专为新生设计了“生命科学与技术进展”课程,吸引他们热爱生命科学,投身生命科学学习,致力生命科学研究。此外,他还对原来验证性的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增加了综合型实验,将科研项目研究课题内容渗透到实验教学之中。
汪晖:“大朋友”般的老师
在生活和科研中,基础医学院教授汪晖判若两人。
在学生眼里,她是一个大朋友。她和学生谈人生和理想,谈未来规划,甚至谈生活和情感。她不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还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要敢于追逐梦想,而不是让梦想追着你跑。”她常常对学生说。
在科学面前,她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疏忽和大意,处处彰显出严谨治学的风范。她对每位学生的课题进展烂熟于心,由她主持的每周课题组例会,长年坚持,雷打不动。她告诫学生:“要把优秀当作习惯,做一个好医生更应该如此。”学院流传着一句话:“如果你想证明自己优秀,汪晖老师的课题组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她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胆组织医学本科生开展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她一改以往重理论、轻实验的传统教学方式,率先在学院组建了“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团队,创建了“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
“据今年3月更新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显示,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所属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世界排名前1%。”这是去年武汉大学新闻网上的一则新闻。新闻中所指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就是基础医学院教授汪晖。原创性是该学科一直所强调的,她紧跟这一主旨,创下多个第一。
教师、科研工作者、学科带头人……汪晖的头上围绕着众多光环,她说,“学生最喜爱的优秀十佳教师”是自己最喜欢、最看重的奖项之一,因为这是学生评出来的。
杨金忠: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收获
杨金忠教授是我国首位农田水利博士,曾上山下乡,打草刈麦;今日他仍穿行田间,节水治碱。他始终脚踏大地,心系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用心培养每一位学生,他的育人之道讲究“精、少、专”,重在帮助学生打牢基础,传授作研究的方法。他根据每个学生的专业发展、个人能力,相应地制定三到五年的发展规划,并实时对他们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同时,他还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注重学生文字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术汇报、心得分享。
在浮躁风气过盛的年代,他强调做学问是件艰苦的事情,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收获。他用淡泊名利、低调做人的态度给每个学生树立了榜样。30多年来,他专注于农田水利事业,始终站在学术前沿。2003年,他首次提出“吸附性溶质在非均匀土体中的运移”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尚涛:用音乐教建筑
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学生出现性格孤僻、情绪波动等时有发生。鉴于此,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尚涛摸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教育模式:用音乐教学。
在多年教学中,他发现了音乐和建筑学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关系,遂开始以此为研究对象。从2004年起,他出资20万元购买了钢琴、音响设备和影音资料。随后,他又创业界之先河,首开《建筑与音乐》、《建筑文化与歌剧艺术》、《环境心理学与数字环境》三门通识课,编写教材《建筑与音乐》一部,发表相关科研文章5篇。
现在,尚涛正研究课题——“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互译”,提取音乐主题,数字化并可视化,建立城市舞动方程……
何启强:刚柔并济的导航师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何启强,面对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主动申请担任53名学生的班主任;积极参与烛光导航工程,成为了15名学生的导航师。
学生们评价他“刚柔并济”。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他散发着严父的情怀。他谆谆教导,耐心倾听,呵护学生,为他们加油鼓劲,颇有知心大哥的风范。在他的努力下,班级转专业率、挂科率为本院历届最低。
何启强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众多青年学子,像和煦的春风抚慰学生的心灵,在学生成人成才的道路上真正担当了思想的导航者、学术的引导者、生活的关怀者;用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使命感,践行着一个高校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转自校园网)